第363章 奏捷
对方走路时还微微跛行,但腰杆却挺得笔首,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子浓烈的硝烟气味,仿佛刚从血池里爬出来一般。_完/夲_鰰?颤¢ \已`发+布_最.欣′彰.劫~
这形象,与京城里那些衣甲鲜亮、养尊处优的京营将领形成了强烈对比。无需多言,此人一身伤痕便是今日战况惨烈的首接证明。
原本还有些许非议的京营将领,此刻也都噤了声,缩着脖子偷偷看,心中唯有震撼。
那太监收了银子,却是面色如常,连忙将手中一份沾染了血迹的奏折高举过头顶:“皇爷,这是杨副总兵呈上的折子。”
近侍太监连忙接过,恭敬地呈给崇祯。
崇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展开奏折。映入眼帘的是工整却略带仓促的楷书:
“臣川东参将杨凡谨奏:
圣天子御极,威加海内,恩泽宇内。臣一介边鄙武夫,蒙陛下天恩,授以专阃,常感愧怍,唯思竭犬马之劳,以报陛下于万一。
今日微臣幸仗陛下洪福,将士用命,仰赖天威,侥幸挫狂虏凶锋于京畿,此皆陛下圣德所感,非臣等之力也。.求~书.帮? -蕞?新~彰`节·庚¢鑫′筷_
然睹战场狼藉,虏骑虽溃而未灭,残部犹窜扰畿辅。臣每思及此,寝食难安。
听闻陛下召见,恩荣备至,臣万死莫能报。然此刻敌氛未靖,实非臣子丑面邀功之时。
臣若弃军旅而趋殿陛,纵陛下天恩宽宥,臣亦无颜立于天地之间,更无以面对阵前浴血之将士。
恳请陛下暂容臣戴罪于外,驱除残虏,靖安地方。待京畿廓清之日,臣必泥首阙下,恭聆圣训。
今谨遣麾下千总秦起明,恭呈阵前所获虏酋纛旗、甲仗若干,表臣与全军将士忠君报国之心。万望陛下俯允臣之所请,则臣虽肝脑涂地,亦无憾矣!”
读完这封字字恳切、将忠君爱国置于个人荣辱之上的奏折,崇祯皇帝刚才那一丝不快早己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