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协作

 他打的算盘是以督师和兵部尚书的名义,将那支川军调至麾下,再配合自己手里勇卫营,或许还能与清军拼上一拼。_鑫¨完?本/鰰.栈^ ¨免*肺-跃·独\ 

 若是侥幸有些战绩,或许还能给他争个功过相抵。 

 所以这段时间他也在强令宣大夜不收刺探,但只是发现建奴主力与西路建奴溃军合军后,便开始在固安不断收缩,下一步意欲何为,目前尚不可知。 

 然而那川兵却没有任由张凤翼驱使的意思,张凤翼本想利用身份威压对方,可随着圣旨下来,他也是彻底没了办法。 

 圣旨里圣上毫不掩饰对那川将的赞赏,甚至隐隐有让张凤翼督军“配合”川军行动的意思。 

 这一下,他麾下那些滑不溜手的宣大军头们更是有了借口,纷纷表示不愿去给那些“川蛮子”当垫脚石,更不愿硬碰硬地打大仗。 

 张凤翼空有督师之名,却无督师之实,麾下一盘散沙。宣大兵有恃无恐,可是这打不了仗,张凤翼却是第一责任人。 

 张凤翼无法,最终也只能勉强凑了些粮草送去,算是敷衍搪塞了川兵。 

 但他知道对方怕不会善罢干休,果然傍晚时分,京师来的斥责信使便快马赶到,皇帝的语气冰冷而失望,首言他“畏葸不前、辜负圣恩。_0,0\暁¢税\蛧^ `免~费!越.读*” 

 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将张凤翼最后一点侥幸心理也击得粉碎。他独自坐在黑暗中,只觉得浑身冰冷,那包大黄似乎又在隐隐召唤。 

 就在这时,家仆声音在帐外响起:“本兵,大兴县那边川东营又派人来了,说有杨副总兵的亲笔信。” 

 听了这话张凤翼顿时心中一阵烦躁,难道又是来催战的吗?还是来兴师问罪的? 

 他本想挥手拒了,却还是鬼使神差地想看看对方到底写的是什么,他哑着嗓子道:“拿进来。” 

 拿到信后他随手拆开,信里边的内容很短,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次那个川将语气态度出乎意料的诚恳。 

 对方在信中并未指责他避战,反而理解他节制诸军之难。接着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让张凤翼心跳陡然加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