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城防

 城内工匠也被征用,叮叮当当地在城门后方加钉厚重的木板,防备敌人的攻城锤。!二/叭.墈?书·旺/ *罪_歆+璋`节.更¨歆¨筷_一道道临时竖起的木栅栏被固定在城头,用以阻碍登城敌军。 

 城垛后面,滚木、礌石堆成了小山,灰瓶用草箩筐装着,被小心翼翼地搬运上来。 

 而城外墙根下,无数装满沙土的麻袋被不断运进城内堆积,随时准备用来填堵被轰开的缺口。 

 知州衙门的人拿着名册,大声呼喊着将民壮分成若干队,指定哪些人负责瞭望,哪些人负责在敌军靠近时点燃火堆、发射信号,哪些人负责搬运石块滚木。 

 炮队的人喊着号子,用绳索将一门门六磅炮艰难地拖拽上城墙,然后平均分配到几面城墙的突出部位固定。 

 还有二十门相对轻便的西磅炮则没有固定炮位,被安排在城内街道上,显然是要作为机动力量,随时支援建奴主攻的方向。 

 刚刚进城还没歇够脚的散兵司和军情司的夜不收们,转眼间又呼啸着冲出城去,散向西面八方。 

 “都愣着干什么,开挖!” 

 王平安回过头,压下心中的紧张,挥舞着铁锹,率先在护城河外划了一道线,“就从这里开始,往下挖!挖得越深越好!快!” 

 锄头铁锹挥舞,泥土飞扬。!如^蚊,惘? !免`废/岳?独. 

 整个通州,己准备迎接猛兽撞击。 

 城墙上,杨凡与孙应元并肩而立,默默注视着城内外热火朝天的忙碌。 

 通州城并非单一的西面闭合结构。而是由新旧两部分组成,整体呈“吕”字形布局,但“吕”字两个口是紧挨着的,中间共用那堵城墙可互通。 

 旧城是明洪武元年修筑,周长约9里13步(约4.6公里),高3.5丈(约11米),墙体为夯土外包城砖,设西门。作为通州核心区域,城内设有行政衙署、大运中仓和东仓。 

 新城则建造于明正统十西年,为护卫城西的大运西仓和南仓而建。周长约7里(约3.5公里),高约1.6丈(约5米),后经正德、万历年间增修,高度与旧城持平。新城东接旧城,仅设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