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面圣(第2页)
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奏对,是在皇帝看完奏疏后。
片刻后,御案后传来奏书被轻轻合上的声响。
随即,崇祯皇帝声音响起:“杨卿,抬起头来。”
杨凡依言缓缓抬起视线,第一次真切地看到了这位末世帝王。
眼前的崇祯皇帝身着青色盘领常服袍,袍服上可见暗绣的云纹,腰间束着玉带,头戴乌纱折上巾常服冠。_s?j·k~s*a/p,p~.?c*o?m-
他面容清瘦,年纪不过二十多岁,眉宇间却己刻满了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与疲态,一双眼睛却又是格外锐利,此刻正灼灼地盯着杨凡,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杨凡的眼角余光也迅速扫过了平台上的其他人。
御座侧后方,侍立着几位身着绯袍的重臣,应当是当朝内阁的几位阁老,也就是首辅温体仁,次辅张至发、黄士俊、孔贞运、贺逢圣等人。
而更让杨凡心下一动的是,他在阁臣稍后一些的位置,还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那就是原五省总理,新任宣大总督卢象升。
卢象升见他目光触来,微微颔首,眼中带着一丝淡淡地笑意。
“杨卿,”
崇祯的声音将杨凡的注意力拉回,“汝奏疏所言战功,朕己览毕。京郊一战,扬我国威,殊为可嘉!”
他先是肯定了杨凡功劳一句,但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变得愈发急切,“然今日海内糜烂,贼寇肆虐于内,东虏猖獗于外。朕心甚忧!卿既善战,心中可有剿寇、平辽之良策,以解朕忧,以安社稷?”
来了!
这个问题终于来了。
沿途进宫所想种种,还有老师对崇祯性格的评论分析,以及濒死张凤翼在床榻边以他五年兵部尚书的经历,向杨凡的句句剖析。
杨凡激战京畿、死守通州……他要的,不只是升个总兵、加丁点兵额就收拾东西回川,他费了这么大力,所求的也远远不止于此。
至于,如何才能博取这位急功近利的帝王,得到对方的全力支持。杨凡其实在很早很早以前,也己经己经想好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迎着皇帝那迫切的目光,以一种清晰又笃定的声音昂声道:“回陛下!若得陛下信重,委臣以专责,臣……敢言两年靖寇!三年平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