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珠阁瑾年流火

65. 滁州

    京城的官员都将注意力放到了这小小的守城参事身上,有心的稍微动动脑子都能想到其中的缘由,众人虽然并不直言,却都在观察丹阳使臣的反应。
 




    如同身处旋风的中心,无论外面如何兴风作浪,几位丹阳使臣倒是稳如泰山,该吃吃该喝喝,甚至每日还管尚膳监多要一份点心,端的是一副游山玩水的纨绔姿态。
 




    陆英作为正使,显然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在皇家别苑玩起了投壶,并且对秀帝的任何旨意都毫无反应,包括宣他进宫。
 




    在一干文臣关于陆英等人大不敬的问题在朝上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要亲自去别苑斥骂时,秀帝神思恍惚地想道:他们不会借着玉牌是来打秋风的吧?
 




    许多事情悬而未决比有了定数要可怕许多,秀帝是结结实实地提心吊胆了三日,直到陆英等人终于向他辞行。
 




    秀帝大手一挥,赶紧送走!
 




    云心这几日端坐高台,眼瞧着朝臣们各自的扮相,也不忘和薛科暗地联络。
 




    她这步棋终于落到了实处,秀帝赐死白颉显然是有所怀疑,更甚者调整了几个位置较为重要的新科进士。
 




    若采人身后那位要行动,总要让他带着名单死在逃往丹阳的路上。
 




    其一,不能死在襄国境内,总要做实了他丹阳细作的身份才能保全自己。
 




    其二,他身上必然要带着无关紧要的名单,这样才能保下真正要保的举子。
 




    这些算计自然不能与外人一一道明,云心借着除夕拜年的机会去了趟薛府,在薛科的腹诽中给这位大理寺卿添了点麻烦。
 




    大理寺的注意力可以往西门关卡上放一放了。
 




    秀帝下旨丹阳使臣离京后,城门戒严便可取消,萧煜惦记着当初在京郊客栈的那段奇遇,这采人的行踪极乐门是否会有线索?
 




    明日就是丹阳使臣离开的日子,黄昏时分,云心带着一身算计的余温回了府中,容华阁内暖融融的,春风化雨一般卷走了她身上的寒意。
 




    她卸掉头上的钗环,洗去铅华,只留一张素静的面庞。面前的铜镜中倒映出躞蹀腰带,折射出一片银白,萧煜竟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自己身边。
 




    “我与谢宁需要离京几日,姐姐记得照顾好自己。”萧煜边说着边调整腕间的红绳,瞥向云心的妆奁中。
 




    他记得那里躺着云心亲手做的一对红绳。
 




    这是萧煜成婚后第一次出远门,更是他第一次离开京城——前次“离家出走”自然不算数。
 




    思及自家王妃在宫宴中的异样,不免有些担心。
 




    云心分明是听到了秀帝和李永书的对话,这才强硬地闯了进去,又四两拨千斤似的成了压死白颉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位稻草似的王妃停了手中的活计,犹豫半晌,迟疑道:“王爷可是要去滁州?”
 




    萧煜摇头:“只是外祖母想寻一位远房亲戚,让他进京闲话两句。”他苦笑道,“人在滁州,恐怕十五是回不来了。”
 




    他话说的暧昧,从外面寻个远房亲戚原不是什么要紧差事,派几个家丁去就是了,除非…难道外祖母想再为李存惜相看个合适的郎君?
 




    萧煜既然没有多说,她也不必追问太多。
 




    云心颔首:“正值多事之秋,王爷路上一切小心,不必急着回来。”
 




    这夜,容华阁内各怀心事,无一人好眠。
 




    同时,赵秋月的闺房之中闯入了一位不速之客。
 




    屋子的主人正坐在桌前绣一条红色的祈福带,谢宁蹑手蹑脚地走到她身边,不可避免地看到了先夫王大几个字,心底实在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