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只想回村种地提灯观鱼
41.一麻袋粟麦(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气质变得狂狷起来,整个人更加凌厉了。
这是他赤裸裸的维护,和明示,她这个公主,是他接来的,他认可的。
漆姑没觉得高兴,司马弘做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上辈子那一箭的愧疚和弥补,如果是上辈子,她会高兴得跳起来,紧紧抱住司马弘。
但这辈子,她不需要,她不需要他的愧疚和弥补,他们尘归尘,土归土,他的愧疚与她无关,那是他的事,他要用他洗刷上辈子的愧悔,她不奉陪。
上辈子的她已经死了,这辈子的她不需要任何的弥补,她想要的会自己去争取,那些不属于她的,她不再强求。
司马弘对漆姑轻轻点了点头,站回他属于他的司徒令的位置。
漆姑当做没看到,依旧端正的站立,等待帝后的问话。
“元初受苦了,不过,朕看你刚才扛着什么东西进来,是什么东西,还要你亲自带来?”
漆姑从容的回答,“回父皇,这是我从乡下带来送给父皇、母后的礼物。”
皇后很是感兴趣的问:“哦,是什么东西。”
漆姑弯腰,将脚边的麻袋打开,从里面捧出一捧金黄的粟麦,“是我自己种的粟麦。”
身后的朝臣们,看着来自乡野的公主的双手捧着粒粒饱满的粟麦,仿佛闻到了来自粟麦的香气。
小黄门将漆姑手里的粟麦呈到了帝后面前,楚沛伸出手,抓了一把放在手心种揉搓,放在鼻子上闻了闻。
楚沛闻着粟麦散发的香味,“元初你很好,你历经磨难,但心志坚韧不拔,不堕我与你母后的风范,想当年,我也是因为前朝暴虐,苛捐杂税,又遇上天灾,实在吃不起饭,才决定带着百姓起义,就是为了吃上一口饱饭。”
楚沛是个感情丰富的人,看着舍弃华丽衣饰,而穿着布衣上殿拜见的漆姑,勾起了当年还在裕县时候的苦日子。
晋元帝此时忘记了当年抛下妻子儿女的芥蒂,身子前倾着问:“这是你们种的粟麦,收成能提高两三成的粟麦?”
漆姑点头,“是,这粟麦种收成能提高,都是师傅这些年一直苦心专研的结果。”
对这个女儿,比之前更加看中了,“甚好,甚好,元初吾儿,你想要何封赏!”
“回父皇,师傅当年在逃难过程中救下我,这些年,我跟着他种植培育粟麦种,这些产量高的粟麦种,并不是我的功劳。”
“对了,朕想起来了,休渊之前说过,和你一起来都城的还有一个叫李士的,就是他?”
漆姑答:“正是。”
一旁的皇后看着大殿下,对答如流,举止落落大方的漆姑,就算没有这公主头衔,凭借这些粟麦的种植技艺,她也能获得封赏。
皇后想起那日,漆姑对这位养父的维护,今日这袋粟麦,是漆姑为她的养父李士,特意准备的,心中滋味难明。
在离开他们这对失职的阿父阿母身边,她长得那样茁壮。
“陛下,李士先生有此大才,能解我大晋当前的燃眉之急,况且他还救了元初,当重重封赏!”皇后怎么能不成全女儿的孝心呢。
楚沛看着这金黄饱满的麦穗,自然没有不准的,“封李士为大夫,赐都城三进宅子一处,百两白银,两倾良田!”
“儿臣替师傅谢父皇赏赐!”漆姑跪下,真心实意的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