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改种新粮,暗度陈仓(第2页)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坡地还可以种些南瓜、冬瓜这类爬藤的瓜类,不占好地,产量大,容易饱腹,嫩叶还能当菜吃。”

谢无咎听得极为专注,眼中赞赏愈深。沈薇薇所荐诸物,皆契合“不显于外、实利于内”之要,正合当下韬光养晦、厚积实力之需。

“甚好!”他当即决断,“便依你所言。豆、粱、粟、黍、瓜,皆划区试种。所需种籽,交由影一采买。种植事宜,由你全权统筹。”

“是!”沈薇薇郑重点头,心中涌起一股崭新的干劲。种这些作物,虽然不如杂交水稻惊艳,但却更踏实,更符合她现在“广积粮,缓称王”的心态。

计划既明,雷厉风行。

影卫的行动效率高得惊人,不过两三日光景,各类所需种子便已采购齐全,不仅数量充足,颗粒更是饱满匀称,显是经过精挑细选。

山庄内的“雇工”们(实为影卫)再次投入紧张的农事。依据沈薇薇的规划,百亩良田被精确划分为数个区块,分别播种下黄豆、高粱、粟米与黍米。周围的坡地也被迅速清理出来,搭起整齐的瓜架,点种下南瓜、冬瓜的种子。

沈薇薇将核心精力倾注于黄豆与高粱。

对于豆类,她依据前世记忆与系统数据库中零散的优化种植技术,仔细调整了播种的行距与株距,使其通风与采光更为合理。她尝试进行小范围的人工辅助授粉,并着手筛选健壮植株留种,以期实现简单的提纯复壮,默默提升未来几代的性状。

至于高粱,她则着重指导如何以草木灰水、蒜汁等土法配制简易杀虫剂,重点防治常见的蚜虫病害,并强调中耕除草的时机,以促进根系深扎。

没有了灵泉水的显著加持,这些作物的长势虽远不如昔日水稻那般惊世骇俗,却也比寻常农户的庄稼更为挺拔健壮,透着一股内敛的生机,正合谢无咎“韬光养晦”之意。

然而,在沈薇薇科学精细的管理下,它们根系发达,植株匀称,叶片肥厚无斑,默默积蓄着丰收的潜力。

与此同时,薪炭林的扦插繁殖进展极为顺利。新插的枝条成活率奇高,且抽条速度远超寻常林木。短短时日,漫山遍野的新绿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铺展开来,悄然改变着山庄周边的地貌,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与未来可持续的燃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