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连长李存壮

“出奇的顺利呐清水君。”

狄洲立兵收到前方的电报,得知临淮关拿了下来,蚌埠的战线进展顺利后,

长呼一口气。

“果然,111师才是支那军队的异端,

只要不碰上他们,皇军在支那的军事行动,永远是胜券在握的。”

一旁的清水喜重点了点头。

原本过江只是为了救援石田支队的他,如今却成了北上的主力之一了,

这找谁说理去。

但是殊途同归,二人看完战报后对视一眼,

逐鹿对他们而言反而成了小事,如今的他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南边的111师上。

华中方面军出动如此多战力,为的竟然是捉住一个师的师长。

这下寺内寿一可以尽情嘲讽畑俊六了。

“不管怎么说,只要占据了蚌埠,就牢牢掌控了津浦路南段的铁路线。

这下子,111师的那些重武器,只能变成没有油料和补给的铁废物。

我们对付起来,想必是十拿九稳了。”

“哟西,说的没有狄洲君。

支那有句古话,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忘,

111师残忍杀害皇军诸多勇士,是时候让他付出代价了。”

二人已经在幻想,没有了铁路运输补给,

他就不信了,德意志的援助还能运进来。

就连经历过金陵战役的狄洲立兵,此刻也变得乐观起来,

为了这次作战,华中方面军基本掏出了大半部分家当,

就连南下浙省和苏省的几个师团,都没能获得完整的补给。

物资不可能凭空变出来,

他们总不能真的在跟神仙作战吧,

特高课在江城是有不少人的,那个可恶但却爆火的说书先生,都传到他们耳朵里了。

看着硕大的作战地图,

狄洲立兵放心不过,

“清水君,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分出一小半力量渡河作战。

一来可以配合华北方面军对逐鹿的进攻,

二来,也可以打击淮河北岸的力量,让他们不敢渡河过来救援111师。

如此一来,陆抗就彻底成为瓮中之鳖了。”

“哟西,狄洲君这是老成持重之言。

不如这样,你我各派一个联队,由东西两岸同时渡河,让支那军队首尾不能相顾!”

计划商定下来,两头老鬼子打算在这段制造的时间差内,扩大在淮河南岸的优势。

......

几乎是蚌埠巷战打响的同时,南岸凸出处的鬼子炮兵开始轰击北岸堤坝。

671团二营三连连长李存壮趴在鹿砦后,看着炮弹在河面上炸出一个个浪花,

冰冷的河水混着冰碴子溅到他的脸上。

“迫击炮反击!”

李村庄吼着,

刚说完,就看见南岸浅滩上,十几艘汽艇载着鬼子,正往北岸冲。

它们将沙袋放在汽艇前边,机枪在上边驾着,不停的朝北岸开火射击。

“重机枪开火!” 李存壮攥紧步枪,子弹像雨点般扫向汽艇。

最前面的一艘汽艇被打中,船头冒起黑烟,鬼子像下饺子似的掉进冰河里,

惨叫声瞬间被风卷走。

可后面的汽艇还在冲,歪把子扫射之下,

堤坝上的两名战士立刻倒在雪地里,鲜血渗进河水之中。

“扔手榴弹!”

李存壮抓起一颗手榴弹,拉响引线往汽艇群里扔。

只听见轰隆一声,一艘汽艇炸成了碎片,可他的胳膊也被弹片擦过,

血立刻染红了棉军装。

“别让鬼子登岸!”

李存壮嘶吼着,看见一头鬼子已经爬上岸,举着刺刀冲过来。

他立即扣动步枪的扳机,正中后者头颅。

激战一个多小时,北岸码头已经躺了几十具鬼子尸体,

可鬼子的汽艇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南岸开来。

由于鬼子来的太过突然,除了它们自带的汽艇外,

鬼子还从岸边抢到了大量的民船,鬼子不管汽艇民船,抢着就往北岸开。

李存壮的迫击炮已经打光了一半炮弹,

特别是在对方炮火的攻击下,三连几乎损失了全部战力。

鬼子也在岸边稳住了脚跟。

李村壮喘着粗气,见此一幕,他再次大声喊道,

“敢死队,给我冲上去,把鬼子赶下河!”

“连长,咱们连可战的兵力连三十人都没有了。

弟兄们冲不动了。”

一名断了胳膊的老兵哭着向李存壮喊道,在他身后,

全是身上带伤的三连战士。

他们有的人两条胳膊都被炸断,有的两只眼睛被炸瞎,

仍坚持挺在阵地上。

但他们,冲不动了。

李存壮摘下帽子,冷静地喊道,

“那我就亲自上!”

说罢,从地上捡起一把冲锋枪,拉动枪栓,

“凡是能拿得动家伙什的,跟我冲!

说什么也要把鬼子赶下河!

拿不动的,撤回到怀远,跟团座说清楚这的情况。”

说罢,李存壮朝东北方向跪地磕了个头,

“爹、娘,孩儿不孝,不能回去看您二老了,

您二老保重身体,长命百岁,见到咱华夏军人把鬼子赶出去那天!”

“弟兄们,跟我冲!”

......

三连,近乎全军覆没...

三个小时后,鬼子登陆北岸,并夺取了集镇。

扈仲卿得知这个消息,

他立马亲自来到671团的阵地,到这里后,看到团部长官已经在训话当中。

知道集镇沦陷,他第一时间组织3营准备反攻,誓死夺回集镇。

第三营营长孙文彬对全营士兵动员说,

“弟兄们,我平日与你们相处甚厚,今日无论为国为军为己,都要拼出命来!”

全营官兵振臂高呼,

“誓死夺回失地!”

扈仲卿没有再说面,只是欣慰的看着这一幕,眼神微红。

.....

淮河南岸,不出意外的,

蚌埠全线失守,

在扈仲卿上报于孝侯,获得同意侯,

南岸的守军撤回北岸。

但必须在临走前,将淮河大桥炸毁。

671团一营一连连长陈铁生桥的南岸,组织仅剩的一个排作为阻击部队,

等待着工兵在桥上安设炸弹。

他很清楚,这仗过后,他不可能活着撤回北岸了。

但是他能争取,让更多人逃回去。

陈铁生躲在趴在沙袋上边,一枪接着一枪,

在子弹打空之际,后续的兵工吹响哨声,那是呼唤他们撤退的信号。

他看着近在咫尺的鬼子部队,往身边摸了摸,

没子弹了。

他笑了一下,从腰间别下刺刀,插在枪前。

“弟兄们,跟我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