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明瓦罐鸡

【朱高煦叛乱后,杨荣等人劝谏 “汉王熟悉军事,若派将出征,恐难速胜;陛下亲征,可震慑叛军”,朱瞻基采纳建议,率军亲征,兵锋直指乐安州。】

【平叛大军抵达乐安州城外后,朱瞻基派人向城内宣读招降书,承诺 “若朱高煦投降,可免其死罪”。】

【宣德元年八月二十一日,朱高煦见大势已去,偷偷从乐安州城门逃出,向朱瞻基投降,第二次奉天靖难仅持续 20 余天便宣告失败。】

紫禁城逍遥城

朱瞻基用刀压着朱高煦脖子,他的好二叔并不服软。

“你爹,先帝洪熙皇帝,庙号仁宗。我们小时候在一起,都是我护着他。

那时候我们不愿意当王爷,像这样被皇上像贼一样盯着,又有什么意思?”

“如果老头不打靖难这一仗,我跟他是多好的兄弟。

我进金陵城那天我就知道,我们俩早晚有一个人会死在这,早晚有一天会变成现在这样。”

“可是我没想到,在这的人是我。也没想到你爹早死。”

【最开始朱瞻基并不想处死朱高煦,仅将其软禁,因为朱高煦作为他的亲二叔,杀了他天下人会议论纷纷,宗室们也会寒心。】

【但朱高煦不这么想,在一次朱瞻探望时,朱高煦故意伸脚绊倒朱瞻基,以一个扫堂腿的动作激怒了朱瞻基。】

【朱瞻基下令将朱高煦扣在一口重 300 余斤的铜缸下,朱高煦奋力举起缸,意图很明显嘲笑朱瞻基这困不住自己。】

【朱瞻基暴怒之下,命人在铜缸周围堆满木炭,点火焚烧,朱高煦被活活炙死在铜缸中,由此大明第三次叔侄情深,以朱高煦成为”大明瓦罐鸡”结束。】

【朱高煦死后,他的子嗣们也全部被处死,汉王朱高煦一脉彻底绝嗣。】

天幕弹幕:

“汉王才是活着最清醒的人,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成王败寇,赢了活着当权者才有权说教。”

“整个地球生物史,都在讲一件事情,资源掠夺。不管那个学科都是为此服务的。只要你是生物,就会这样。”

“朱高煦要是耐心点等侄子死了,抢朱祁镇皇帝该有多好。仁宣之治积累了财富,又够他扩张和他爹一样马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