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快上马,小高王教你开大车长安第一青铜
第198章 安南,勿谓言之不预也
汉景帝时期
刘启看到“文景之治”眼前一亮,自从知道他儿子刘彻是千古一帝汉武帝之后,刘启内心是有一些焦虑感的。
他自认为无法达到先帝那样三代以来最贤的君主,也无法达到未来儿子刘彻用武力证明自己一生。
但是作为文帝的儿子,武帝的父亲,他总不能真的当一个小透明?
他刘启也是汉氏天子,操天下万民之权柄!他也想做出来一番成绩,来证明刘启不是一个无能的君主。
刘启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君主,天子刘启也是有一番作为的。
如今文景之治就是对他最大的认可,他的一生虽然不可能超越父亲,但是能跟在父亲之后,被史书记载就是最大的成功。
.......
【但明宣宗朱瞻基偏偏是大明盛世的分水岭,在他之前是明君在位,贤臣满朝,大明东西万里之疆,是十六世纪世界秩序的制定者。
在他之后,大明帝国是昏君频出,奸臣当道,甚至于朱瞻基本人也放弃安南,收缩九边防御,致使大明王朝再无战略主动,风雨飘摇。】
朱瞻基眉头深深的皱起,天幕的意思是说他已经算是大明最后的明君?
太子不仅葬送了大明几十万精锐,连大明的国运也葬送了,太子的后代没有一个明君吗?
朱瞻基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大明社稷将何去何从?
【宣德元年大明南方也发生了一场战事,成山侯王通率军五万赴安南平叛,却在 “应平之役” 中被黎利击败,大明军队死伤惨重。
同年十二月,安南叛军在黎利的带领下又在 “昌江之战” 中歼灭大明援军,大明彻底丧失在交趾的军事主动。】
【宣德二年,朱瞻基决定战略收缩,放弃安南,撤回所有明军,废除交趾布政使司,承认黎利建立的 “后黎朝” 为明朝藩属国。】
【源自于永乐六年的二十年安南反抗,以大明的退缩为终点。大明自此放弃了这块自古以来的“宝地”!这块自秦始皇时期就是华夏版图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