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快上马,小高王教你开大车长安第一青铜
第299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追评:“曹操给的台阶很宽,宽到能容下一个时代的转身,陈宫要的退路很窄,窄成白绫一丈,刚好够悬住文人的傲骨!
最痛的挽留,不是留不住人,是留不住曾经那个干净的自己!
这世上最远的距离,不是阶下囚到座上宾,而是理想主义者与妥协之间,那半步不肯迈出的距离!”
追评:“陈宫就算这样直接大摇大摆走出去回老家,曹操也不会让人动他,可是那样他就不是陈宫,也不是那个曹孟德念念不忘的陈公台。”
追评:“三国演义中曹操擒拿陈宫之后,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公台,别来无恙。
那表情就好像在跟好朋友秀成绩一样,没想到这好朋友这么倔,只要他随便低低头,曹操就要备酒喝起来了。
甚至于最后陈宫选择的还是将老母托付于曹操,因为他知道曹操懂他,不会辜负他临终的托付。”
三国时期
“陈公台啊,何其可惜的一介大才。”
刘备望着陈宫背影可惜的叹息,每每想起下邳白门楼前的陈宫,刘备无不是心生敬意。
你可以不认可陈宫这个人,但是你不得不认可他的道,他始终在走自己认为对的道路,不因外物而动摇本心。
“陈公台此生无憾也,他的所言所行被后人铭记,正说明了他行自己的道是正确的。”
诸葛亮同样感慨,某些方面来说,他和陈宫是同一类人,他们都在践行自己的道。
不论自己人生之道是多么的难走,他们矢志不渝的践行着人生之道,只是遗憾的是他和陈宫都没有成功。
永乐年间
“老和尚,幸好我们两个坚持了下来,并且最终我们也成功了。”
朱棣嘿嘿笑着对着他的人生导师姚广孝道,他能一介藩王坐上皇位,最坚定的支持者就是妖僧姚广孝。
若是没有姚广孝最开始为自己出谋划策,以及在自己人生迷茫退休时,站出来坚定自己的信心,恐怕就没有今日的永乐大帝朱棣。
“皇上言重了,贫僧一介出家人,只是给陛下摇旗助威,主要是陛下天赋异禀,乃真正的真命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