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真千金的小族妹爱吃西瓜的小河马

第170章 出公差的一天(第3页)

 

那个贫困村落在部队的另一个方向,路途遥远,俩人轮班开车。

 

从市里装好物资,两个人带足了干粮就往目的地出发了,国道贯穿一片石柱区域,道路七弯八拐的,有一段路甚至十个弯道,速度不可以太快,除非车技斐然。

 

(我很快补好,

 

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译文】

 

兰草在春天的和风里枝繁叶茂交互纷披。

 

桂花到了秋天色彩明丽,是那么芬芳皎洁。

 

它们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各自都有最美好的节操。

 

至于那些归隐林泉的高人雅士呀,谁又去管他们是否因闻到芳香而慕悦不已呢。

 

散发馨香原本出自兰桂的本性,又何尝希望美人来采摘欣赏!

 

【鉴赏】

 

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

 

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

 

兰用葳蕤来形容,桂用皎洁来形容,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

 

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

 

“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

 

这里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替下文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