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教授与学生(第2页)

 陈浩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他立刻联系了沈南朋,向他建议转移投资方向。 

 “沈总,现在很多传统行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如我们把重心转移到科技创新和新型服务业上来?”陈浩在会面时说道。!咸`鱼_看*书¨网+ +免?费¨阅\读. 

 沈南朋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没想到,陈浩不仅有过人的投资眼光,而且对形势的判断也如此敏锐。 

 “你说得很有道理。”沈南朋点点头,接着笑了,“不过,我们的公司现在主要还是做传统投资。要转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陈浩会意地笑了笑:“或许,我们可以先从一个小项目开始尝试?” 

 沈南朋被陈浩的主动出击和自信所打动。他当即决定,要给这个年轻人一次机会。 

 就这样,陈浩和沈南朋达成了合作。他们决定先在青浦区投资一个科技创新园区,作为切入新兴领域的试金石。 

 与此同时,陈浩也开始密切关注那些濒临破产的传统企业。他发现,其中有不少企业的确拥有不错的资产,只是由于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陈浩对陆寻说,“我们可以以低价收购这些企业的资产,然后进行重组和改造。” 

 陆寻被陈浩的魄力所折服。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陈浩的团队,负责具体的业务运作。 

 很快,陈浩和陆寻就发现了第一个目标——一家叫做“鸿运地产”的老牌房地产公司。这家公司曾经是上海最大的开发商之一,但由于最近的行情不佳,已经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困境。 

 陈浩和陆寻立刻采取行动。他们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鸿运地产旗下的几个优质楼盘,并将其重新包装、推广。 

 凭借陈浩过人的眼光和陆寻精湛的营销手段,这些楼盘很快就卖出了一空,为两人赚取了可观的利润。 

 与此同时,陈浩和沈南朋合作的科技园区项目也渐入佳境。园区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入驻,为青浦区带来了新的活力。 

 就在人们对这些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之时,上海的旧城区改造工程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