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我做过调研(第3页)
				
				
				
			
			
			 其中就包括一个叫李明的年轻人。李明是清华毕业的博士,想做一个在线教育平台。 
 “在线教育?”陈浩听了李明的介绍,很感兴趣,“你觉得这个市场有多大?” 
 “很大。”李明兴奋地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线教育一定会成为趋势。” 
 陈浩点点头。他知道李明说得对,在线教育确实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你需要多少资金?”陈浩问道。 
 “一千万。”李明报出了数字,“主要用于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 
 这个数目比志远电子大了一倍,但陈浩觉得值得投资。 
 “我可以投资。”陈浩说,“但我需要看到详细的商业计划书。” 
 李明很快拿出了厚厚的一份计划书。陈浩仔细看了一遍,发现计划很详细,可行性也很高。 
 “好,我投了。”陈浩做出了决定。 
 就这样,陈浩又投资了第二个项目。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陈浩已经投资了五个项目,总金额超过三千万。其中三个项目已经开始盈利,另外两个也发展得不错。 
 王天成对陈浩佩服得五体投地:“你的眼光真是太准了。这些项目我一个都看不出来有什么好的。” 
 “投资就是投人。”陈浩总结道,“技术和市场都可以改变,但人的品格和能力是最重要的。” 
 这个夏天,陈浩不仅赚到了钱,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人脉资源。杨志、李明这些创业者都成了他的朋友,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特别是杨志,志远电子在陈浩的帮助下发展得很快,已经成了行业里的知名企业。杨志为了感谢陈浩,主动提出要给他更多的股权。 
 “不用了。”陈浩拒绝了,“我们是合作伙伴,不是慈善关系。” 
 但杨志坚持要表示感谢,最终决定给陈浩一些期权。这些期权按照公司目前的估值,价值超过五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