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梁山求援(第3页)
“要是帮了他们,咱们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施恩也点头:“是啊,兄长。”
“咱们在无棣县刚站稳脚跟,义学的先生们、百姓们都认咱们是‘义士’,要是去劫狱,就成了‘乱贼’,谁还会信咱们?”
聚义厅里又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张净身上——他是靖海寨的主心骨,他的决定,关系到所有人的未来。
张净手指敲着桌沿,心里飞快地盘算:帮梁山,会失去现有的一切,重新变成“反贼”;
不帮,会得罪梁山,失去这股潜在的盟友,万一将来朝廷围剿,连个帮手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武松、鲁智深这些人多多少少都和柴进有牵扯,若是不帮,他们心里怕是会有疙瘩,影响靖海寨的凝聚力。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柴进兄弟不能不救,梁山的情分不能不顾,但咱们靖海寨的根基,也不能丢。”
他顿了顿,继续说:“第一,不能明着出兵——咱们以‘剿匪’的名义,派一支‘义勇营’去高唐州周边,说是‘剿除高唐州附近的海盗’。”
“但是,需要和梁山的人说好,此次我们只负责接引,不负责其他,这样就算被官府发现,也有说辞;”
“第二,让影七带五十个精锐,先去高唐州打探情况,摸清高廉的兵力、监狱的布防,还有梁山的具体计划,咱们再决定派多少人、带多少兵器;”
“第三,跟梁山说,咱们可以帮他们劫狱,但事成之后,我们与梁山,从此桥归桥路归路,我们与柴进的情谊,尽了。”
武松、鲁智深听到“救柴进”,脸上露出了喜色,在听到此次事后,与柴进的情谊尽了的时候,脸上又浮现一抹欲言又止,最终化作一抹释然;
曹正、刘婉灵、杨志、白万山、施恩几人听到“明剿匪,暗接应”,也松了口气。
这样既顾了情分,又保住了靖海寨的根基;
李老栓等人更是放下心来,只要不明着打仗,安稳日子就还在。
“寨主说得对!” 鲁智深率先应和,“这样既救了柴进兄弟,又不连累靖海寨,好主意!”
“俺这就去通知梁山的人,按寨主说的回复。”
影七起身,快步往外走。
张净看着众人,心里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
梁山和靖海寨的路线不同,迟早会有分歧,但眼下,救柴进是急事,不能不管。
他拿起宋江的信,又看了一眼聚义厅中央的“仁政爱民”木匾,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不管将来和梁山怎么走,靖海寨的根基,流民的安稳,义学的未来,都不能丢——这是他现在最重要的事。
海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纸墨的清香和海的咸腥气。
聚义厅里,众人开始讨论派谁带队、带多少粮草,声音里没了之前的纠结,多了几分坚定。
张净知道,接下来的高唐州之行,会是靖海寨的又一次考验,但只要众人齐心,就一定能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