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拖延(第3页)
张净见状,让曹正递上一个锦盒。
“这里面是些小玩意儿,是商队从高丽带回来的人参,给使者和张大人补补身子。”
“不是我不愿派兵,是真有难处,还望使者回去跟张大人说说,再宽限些日子。”
“等商队回来补了粮,招够了兵,我定亲自带着人去见张大人,听候调遣。”
使者接过锦盒,掂量了一下,心里的不满消了大半,笑着道:“张大人的难处,下官明白,回去定跟张知县细说。”
“只是朝廷那边催得紧,张大人也得多上点心,别让咱们沧州府为难。”
送走使者,曹正才道:“大人,咱们的存粮其实够半年,商队也快回来了,您怎么说只够三个月?”
张净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不这么说,使者能松口吗?”
“张文海现在是被朝廷逼得急,才来催咱们,要是咱们答应得太痛快,下次他还会来催,甚至会让咱们真去剿方腊——那可不是咱们想走的路。”
他拿起案上的一张纸条,那是早上通过信鸽收到的,是王掌柜从高丽发来的简略消息。
“高丽乱,粮少;东瀛藩镇争,慎往。”
张净捏着纸条,嘴角勾勒出一抹弧度。
“商队那边传来消息,高丽和东瀛都不安稳,只待哪一天两国一乱,我们就有机会火中取栗。”
“所以,兵必须练好,船必须造够,只有手里有实力,不管是朝廷催兵,还是乱世来了,咱们才能守住靖海寨。”
此时的校场上,训练还在继续。
武松的吼声、士兵的喊杀声、水师船帆的飘动声,交织在一起,顺着海风传遍整个靖海寨。
张净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渤海,阳光洒在海面上,却照不进他眼底的忧虑。
他知道,沧州的催兵只是开始,朝廷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而高丽和东瀛的乱局,又断了他一条退路,接下来的路,只会更难走。
“曹正,让影七再派些斥候去江南,打探方腊的动静。”张净突然道,
“还有,让白万山在蛇岛多种些粮食。”
“商队的粮不一定靠得住,咱们得自己种,自己存,才能不看人脸色。”
曹正应声而去,张净重新拿起练兵手册,指尖在“水师训练”那一页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