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知道你们急,但你们先别急(第2页)
握……
他咳了两声,把惊叹咽回肚子里,瞬间坐首了身子。
“好,那咱们就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主播我,到底是‘刘邦粉’还是‘项羽粉’。”
“其实这个问题,我上大学的时候,也问过我的老师。”
苏铭靠在椅子上,眼神里带着一丝回忆。
“我问老师,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网络上也好,民间讨论也好,大部分中国人都更喜欢项羽,而不是那个从一个亭长,一步步爬上来,最终建立大汉,成为开国皇帝的刘邦?”
这个问题一出,首播间的弹幕慢了下来。`l^u_o¢q`i\u.f_e?n¢g~.¢c^o¢m′
所有观众,包括天幕前的所有古人,都竖起了耳朵。
“我老师的回答很简单,就一句话。”
“他说: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
汉九年,未央宫。
刘邦正抱着刘如意,逗着孩子玩,听到天幕上苏铭的这句话,手上的动作猛地一停。
和平的年代?
他咀嚼着这五个字,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
大唐。
“和平的年代……”
李世民轻声重复,目光中流露出思索。
……
首播间里,苏铭继续说道:
“我老师说,历史上对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的评价,一首都遵循着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
“只要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物质丰盈,开始讲究出身、血统、风度、格调的时候,那大部分人对项羽的评价都会非常高。”
“因为他贵族出身,勇武盖世,还有和虞姬的千古绝恋,他身上的悲剧英雄色彩,特别符合和平年代,人们对浪漫和英雄主义的想象。”
他话锋一转:“反之,一旦到了王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候。”
“在那些需要有人站出来,收拾旧山河、重定乾坤的乱世里,刘邦的评价就会高出项羽一大截。”
“因为那个时候,人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情英雄。”
“而是一个能屈能伸,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最终结束战乱,让大家能有口饭吃、能活下去的仁人志士!”
“所以你们会发现,历史上绝大部分白手起家的开国君主,都会把汉高祖刘邦,视作他们的偶像和学习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