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戒断反应(第3页)
……
大宋,建隆二年。
赵匡胤看着消失的天幕,微微皱起了眉头。
一场球赛,一些汉高祖的风流韵事。
虽然有趣,但……于国何益?
他更想看到的,是大宋的未来。
他的子孙,能否守住这片江山?能否让百姓安居乐业?
至于后世对自己的评价……
他心里大概有数。
自己的名声,怕是无论如何也洗不干净了。
他轻叹一声,只希望后代子孙能比自己更有作为,那也就不负他当初,对兄弟们的承诺了。
……
洪武八年,南京,皇宫。
朱元璋还拉着太子朱标,意犹未尽地讨论着。
“标儿,你说那后世之人,真的能让天下百姓都吃饱饭?那得收多少粮食啊……”
“重八,标儿,时辰不早了。”
一道温和的声音打断了父子俩的讨论。
马皇后嗔怪地看了朱元璋一眼。
“你自己身子骨硬朗,也得心疼心疼儿子,再过两个时辰就要上早朝了,快些安歇吧。”
朱标本想说自己不累,但看到母亲的眼神,立刻会意。
这是心疼自己老爹,拿自个儿当借口呢。
他连忙顺着台阶下:“父皇,母后说的是,儿臣也有些乏了,咱们还是早些歇息吧。”
朱元璋瞅了瞅老婆,又看了看儿子,这才哼哼两声,算是妥协了。
“行了行了,都听你的。咱这就去睡。”
他接过马皇后手里的汤碗,一口喝干,在马皇后的催促下,不情不愿地走向了寝宫。
……
然而在另一个时空,朱棣的心情就没那么美好了。
早朝之上,他询问群臣对天幕的看法。
得到的,却是模棱两可的回答。
“陛下,此乃天降异象,吉凶未卜,当谨慎待之。”
“陛下,天外之言,不可尽信,或为妖人幻术。”
朱棣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心里却早己骂开了。
“一群饭桶!说了半天,跟放屁一样!”
他知道,指望这帮循规蹈矩的文臣,是问不出个所以然了。
他挥手结束了朝会,心中却早己有了盘算。
“传太子、汉王、赵王,到文华殿见朕!”
这等大事,他很想听听自己这几个儿子的想法。
(拜托大家点一点免费的催更按钮,收藏一下,最后不忙,有流量的,送一下礼物中,免费的那个为爱发电。谢谢大家了,新书不易,这些微小的数据都至关重要,感谢各位家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