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二凤委屈,二凤不说(第2页)
苏铭看着逐渐跑偏的弹幕,悄无声息地松了口气。
但一想到那份打赏,他的头皮就阵阵发麻。
李白的真迹手稿!
这东西怎么处理?
兑换给App换成钱?
怎么可能?!
那是对先祖和历史的亵渎!
苏铭想都没想就否定了。
可不换钱,就这么凭空拿出来?
谁会信?
难道拿去跟故宫那份《上阳台帖》做笔迹对比吗?
苏铭头疼欲裂,只能暂时将这个难题暂时抛在脑后。·卡_卡?晓,税¨网- !庚^芯′蕞+哙,
……
唐,天宝年间。
李白刚刚将一杯美酒灌入喉中,脸上豪情未褪。
天幕上,后世之人竟在热议他的另一幅字。
《上阳台帖》?
他微微眯起醉眼,于记忆深处捞出了那段往事。
好像是当年在王屋山阳台宫,为追忆故友司马承祯所书。
区区二十五字,竟被后世如此珍藏?
还值……西十六亿?
李白眨了眨眼,花了点时间才想明白,这是何等庞大的财富。
他随即捻须轻笑,摇了摇头。
“我当年游历王屋,感怀司马子微仙迹,一时兴起,援笔题壁,不过是寄兴山水,抒怀故人罢了。”
“哪曾想这醉后涂鸦,竟能引得后世千年如此看重……”
他顿了顿,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的洒脱。
“只是不知,后人藏我帖子,是爱我之字,还是慕我之名?”
“若为我字,当知我字远不如我诗。”
“若为我名……”
他仰头一笑,声音朗阔。
“那便是我李太白的荣幸了!”
……
北宋,龙德宫。
赵佶手持画笔,正于宣纸上勾勒奇石轮廓,天幕上的字,让他笔锋一顿。
【而且光是上面宋徽宗的题跋,就己经是国宝中的国宝了!】
赵佶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抑制不住的自得笑意。
他一生痴迷书画,独创“瘦金体”。
自认风华绝代,却总被朝中那些老臣腹诽为“玩物丧志”。 可千年之后呢?
他的字,竟能与诗仙李白的真迹并列,同被后世誉为“国宝”!
这,才是对他艺术成就的最高认可!
赵佶放下画笔,负手而立,目光悠远地看着天幕。
治国安邦,朕或许不擅。
但这风雅,这审美。
他赵佶,于这千古之间,谁人能及?
……
大唐,太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