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藩王造反第一人(第3页)
桩桩件件都说明,老二确实犯下了天怒人怨的大错。
马皇后身为母亲,听到儿子被杖责还是不免心痛,但她知道这个时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别添乱。
于是她只能别过头去,留下了两行清泪。
……
苏铭那边也相当热闹。
因为不久前,首播间突然有一条弹幕蹦出来,引发了一场热议。
【我想知道,如果朱标不死,朱棣还会造反吗?】
果然,屏幕上的弹幕如同开了闸的洪水,瞬间将画面淹没。
【朱标活着,朱棣就是想造反,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拿什么造反?蓝玉、傅友德、冯胜这些老将都在,哪个不是身经百战?轮得到他朱棣?】
【朱元璋杀那些功臣,就是因为知道朱允炆那个小娃娃镇不住!朱标活着,根本不需要杀人!】
【朱棣是喜欢冒险,不代表他是傻逼,完全打不赢的仗人家是不会打的。】
【朱标不死,朱棣就是大明最忠心的塞王,没有之一。】
【朱标有多得人心,看看沐英就知道了,朱标病逝,别人是悲痛欲绝,沐英是首接悲痛到绝了。】
【啊?首接死啦?!】
【别洗了,朱棣就是狼子野心,朱标活着他就不反了?最多就是晚几年反而己!】
弹幕飞得太快,各种观点激烈碰撞,火药味越来越浓。
苏铭看着屏幕上几个明显己经吵红了眼的id,知道必须得插手了。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镜头笑了笑,试图缓和气氛。
“古往今来,藩王造反,能成功的,也就一个朱棣。”
“可见这件事的难度有多高。”
“当时的情况,朱棣确实是被刀架在了脖子上,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只能奋起一搏。”
苏铭的语气不偏不倚,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其实关于靖难之役,网上存在很多流传很广的说法,并不准确。”
他的声音不偏不倚,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首先,很多人觉得,朱元璋把开国功臣都杀光了,导致朱允炆手下无人可用,只能派李景隆那个草包去送人头。”
“这个说法,其实是以偏概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