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日本?什么玩意儿?(第2页)

 不然为何天幕上说的如此愤慨? 

 这些年沿海地区屡次有倭寇袭扰,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在沿海设立卫所,修建城堡、烽火台,部署水师巡逻;另一方面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民间私自出海,以切断倭寇与沿海居民的联系。 

 当然,这些措施不可能彻底根除倭寇这个祸害,但起码能有效遏制。¢精\武¢晓,税+王\ ·耕\辛^嶵?哙- 

 朱元璋也曾派赵秩出使日本,但日本那边南北分裂,南朝怀良亲王与北朝足利氏互相攻伐,没有统一,怀良亲王仅代表南朝一隅,无法约束北九州的倭寇。 

 当然,按照他朱元璋的性子,要是条件允许,他肯定会发兵日本。 

 你不统一是吧? 

 你管不住倭寇是吧? 

 行! 

 你现在不管,以后也别再管! 

 咱灭了你,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可大明现在百废待兴,再加上元军两次征讨日本,损失兵力 “十之七八”的例子就在眼前。 

 这才打消了讨伐日本的念头。 

 一没想到,到了后世,这倭寇的问题,依然没有被解决……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心想: 

 这不应该啊? 

 …… 

 苏铭走上通往陵寝的台阶。 

 石阶宽阔,共有三百三十九级。 

 他没有急着一口气爬完,而是保持着不紧不慢的节奏,一步一步向上。 

 庄严肃穆的气氛,随着高度的攀升,愈发浓厚。 

 爬到一半,他的脚步停了下来。 

 视线前方,出现了一座古朴的青铜大鼎。 

 苏铭将镜头对准了那口大鼎。 

 【这什么鼎啊?看着好气派。】 

 【等一下,你们看鼎的底部,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卧槽,怎么凹进去一块?】 

 【不是一块,仔细看是两块!】 

 【那不是凹痕!那是弹孔!】 

 苏铭的声音,在微风中响起,带着一丝沉重。 

 “是的,这是弹孔。” 

 “这座鼎,是1929年,当时的上海市政府捐赠给中山陵的。” 

 他将镜头拉近,对准了鼎身上那西个苍劲古朴的篆字。 

 “奉安大典。” 

 “鼎身上,有两个弹孔,一深一浅。” 

 “这同样也是日军侵华,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