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九州同

 大唐,太极宫。^山\八?看`书,王· ¨毋.错_内/容! 

 “孤忠无路哭昭陵。” 

 李世民低声念着这七个字,语气深沉。 

 昭陵。 

 那是他为自己选的万年之所。 

 他原以为,那将是他赫赫功业的终点,是后世子孙瞻仰大唐盛世荣光的丰碑。 

 可天幕上的字,却赋予了它另一层截然不同的含义。 

 似乎成了鸣冤之地。 

 他缓缓地将目光从天幕上移开,殿内烛火摇曳,映得他脸上的神情晦暗不明。 

 他没有愤怒。 

 反而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混杂着自得与荒谬的奇特感受。 

 后世,一个名叫“宋”的王朝。 

 其治下的子民,受了天大的委屈,走投无路,想到的竟然不是求告自家的皇帝,而是跑到他李世民的陵前去哭诉。 

 哭他这个早己长眠地下的前朝帝王。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李世民的功业,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如同一座丰碑,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是后世人心中衡量盛世的标尺。 

 说明他,依旧是那个百姓心中可以托付冤屈的“天可汗”。 

 可这份自得之下,却又是一股更深沉的疑云。 

 “玄龄,辅机。”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躬身上前。 

 “陛下。” 

 李世民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着。 

 “你们说,这宋朝的百姓,为何要哭昭陵?”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谨慎地开口: 

 “陛下文治武功,千古无二。后世子民心向往之,亦是常情。/鸿′特¢晓\说,网? ′首/发?” 

 “常情?” 

 李世民冷笑一声。 

 “若真是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谁会去哭一座前朝帝王的陵寝?” 

 “若不是受了法不能伸,理不能容的奇冤,谁又会行此绝望之举?”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目光如电,扫向两位辅机重臣。 

 “难道你觉得大唐的子民受了委屈,会去哭隋文帝吗?” 

 长孙无忌顿时被噎得无话可说。 

 怎么可能? 

 大唐的子民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会跑去隋文帝的墓前哭啊…… 

 李世民看大臣们无话可说,冷哼一声道: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那宋朝的皇帝,是个连自家子民都护不住的废物!” 

 最后一句,他说得斩钉截铁。 

 他们听懂了陛下的言外之意。 

 百姓去哭昭陵,看似是陛下的荣耀,实则是对后世君王的无声控诉。 

 这不仅仅是在哭自己的冤屈,更是在哭一个时代的无能! 

 李世民想起了天幕之前所言。 

 崖山,十万军民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