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全是自己人!

 “公元627年,也就是唐朝贞观元年,李世民刚刚登基,玄奘便离开了长安。¢x¢n*s-p¢7^4¢8,.~c¢o·m/” 

 “当然,也有说法是629年,贞观三年离开,因为当时唐朝开始大规模反击突厥,边境管控稍缓,有学者认为这给了玄奘离开长安的机会。” 

 “他没有通关文牒,只能混在逃荒的难民队伍里,一路从长安到秦州,再到兰州和凉州。” 

 苏铭顿了顿,补充道: 

 “凉州,就是现在的甘肃武威。” 

 “在当时,那里是唐朝与吐蕃、突厥交锋的前线,局势紧张,全城戒严,没有凭证,任何人都不许通过。” 

 【就和当初疫情时期一样,没有健康码不准通过。】 

 【笑死,原来古代也有戒严,我还以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呢。】 

 【盛唐还有难民?】 

 【唐初哪有那么太平,李世民刚当皇帝,边境到处是敌人,能不严吗?】 

 【所以玄奘被堵在凉州了?】 

 “没错。”苏铭点头,“玄奘被困在了凉州,他身上的盘缠也所剩无几。” 

 “但他不慌不忙,就地在寺庙里开设讲坛,讲了一个月的《涅槃经》和《般若经》。” 

 “他学识渊博,讲解精妙,很快就名声大噪。来听讲的人络绎不绝,纷纷解囊。玄奘便将这些供奉一分为二,一半留给当地寺庙,另一半作为自己西行的盘缠。′k!a-n!s`h′u^c_h¢i,./c+o\m¢” 

 “也就在这期间,往来的行脚商人将他的事迹传遍了西域。当时的西域诸国大多信奉佛教,一听大唐要来一位得道高僧,都翘首以盼,期待不己。” 

 苏铭话锋一转: 

 “当然,这么大的动静,也惊动了凉州的都督,李大亮。” 

 “李大亮一听,好家伙,我这儿天天防着突厥人,你个和尚居然想从我眼皮子底下偷渡?这还了得!” 

 “他立刻下令,全城搜捕玄奘,准备将其捉拿,遣返回长安!” 

 【别人的二十五岁:徒步出国留学,名动西域。我的二十五岁:毕业即失业,天天家里蹲。】 

 【偷渡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被抓到要坐牢的,风险很大,不建议模仿!】 

 【谁会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