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淮南王英布(第2页)
……
苏铭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金玉器物,而是一面巨大的展板。
展板上,是一张清晰的表格。
《西汉江苏境内诸侯王国列表》。
上面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列出了国名、初代国王姓名、在位时间、都城,乃至王陵的明确位置。
苏铭特意在这张表格前多站了一会儿,好让首播间的观众们能看清楚。¢w′o,d!e*s¨h^u-c′h¢e.n`g?._c?o?m′
“这张表很有意思,它首观地展现了汉初的政治格局,尤其是刘姓宗亲分封的情况。”
“我们看这里,荆王刘贾,吴王刘濞……”
……
天幕之下,刘邦的目光从表格最上方扫过,第一行第一列的两个字让他心头一颤。
——刘贾。
“这不是堂兄吗?”
刘邦脱口而出,语气中带着几分复杂。
“当年平定三秦,他为将军,镇守桃林塞,随我向东攻打项羽。我攻下成皋,曾派他率军二万、骑兵数百,进攻项羽,烧毁楚军囤积军粮……”
“后来我一路追击项羽到固陵,派他南渡淮河包围寿春。当世他派人招降项羽大司马周殷。周殷反叛项羽,助他攻下九江,迎英布军,会兵垓下,共击项羽。”
“三年前,我封他为荆王,管辖淮河以东五十二座城邑。”
“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看到他的名字。”
“他也死了啊……”
说到这里,刘邦的话语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萧索。
是啊,谁又不会死呢。
但当他的目光顺着列表下移,落在一个名字上时,嘴角却不由自主地扬了起来。
吴王,刘濞。
“哈,这小子竟然也在!”
刘邦的语气里透着一股显而易见的欣赏,他侧头对吕雉问:
“你可还记得这小子是谁?”
吕雉微微一笑,立马回答道:
“记得,是二哥的长子。”
刘邦点点头,感慨道: “我这二哥是真不行,让他去守代国,匈奴人一来,他跑得比谁都快,连城都不要了,把乃公的脸都丢尽了。”
他轻哼一声,显然对两年前将刘仲贬为合阳侯的事还耿耿于怀。
“不过他这个儿子濞,倒是不错。”
刘邦的语气又缓和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得意。
“这小子从小就机灵,为人材武,是个能干事的,比他那个胆小怕事的爹强多了!”
“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被朕封为吴王了!”
刘邦突然意识到什么,话锋一转皱眉道:
“嘶——”
“不对啊!”
“吴地不是刘贾在管吗?”
“怎么刘贾死后不是他的儿子来管,而是刘濞这小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