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周处除三害(第3页)

 “这件,就是南京博物院的另一件镇馆之宝,青瓷神兽尊。” 

 “这个神兽是在目前所有出土的文物里,就只有它长这个样子,独一份儿。” 

 “也正因为它的独一无二和珍贵,它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了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之一。” 

 “专家们根据它的一些特征,猜测它很有可能是咱们传统神兽里,只进不出的貔貅。” 

 “它出土于咱们江苏宜兴的周处家族墓。” 

 “没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周处除三害’里的那个周处。” 

 【我去!我以为就是个民间故事,原来真有其人啊?!】 

 【周处可是正儿八经的西晋人,古人。】 

 【小时候因为坏被人嫌弃,长大后为人正首却被小人记恨。】 

 苏铭笑着补充道: 

 “大家很可能都是从24年那部爆火的电影里,了解到的‘周处’。” 

 “而历史上的周处,他的故事,可能比电影还要传奇,也更加令人唏嘘。” 

 苏铭的声音顿了顿: 

 “根据《晋书》和《世说新语》记载,周处年轻的时候,那可真是个横行乡里、无人敢惹的恶霸。乡亲们把他和南山的猛虎、长桥下的孽蛟,并称为‘三害’。” 

 “有一天,周处自己也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个事儿,就想干点大事,博个好名声。他跑去问乡里的长者,为什么大家伙儿最近看起来都不开心啊?是不是年成不好?” 

 “有个胆子大的长者就叹了口气,对他说:‘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周处一听,立马拍着胸脯说:‘这有何难!’然后就扛着刀上山,三下五除二把那只猛虎给宰了。接着又跳进水里,跟那条孽蛟缠斗了三天三夜,追出几十里地,最后终于把孽蛟也给杀了。” 

 苏铭讲到这里,语气里带上了一丝玩味。 

 “乡亲们一看,周处下水三天三夜都没上来,以为他跟那孽蛟同归于尽了,顿时奔走相告,敲锣打鼓,跟过年一样高兴。” 

 “结果,就在大家伙儿摆开酒席,庆祝‘三害’尽除的时候,周处他竟然提着蛟龙的脑袋,回来了!” 

 “这件事对周处的触动极大。他这才明白,大家真正害怕和厌恶的,其实是他自己。” 

 “从此,他彻底悔悟,前往吴郡寻找当时的大儒陆机、陆云求学。” 

 “最终入朝为官,成了一位为国尽忠的正首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