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老祖宗,这盛世如你所愿切菜切一半
第164章 急需外置大脑(第2页)
但是不把这些钱兑换成现金,他连租金都交不起,更别提现在到处跑到处首播的了……
苏铭叹了口气。
昨天交定金的时候他还在肉疼,钱花的跟流水一样。
幸好,今天郑和又打赏了他金锭……
他苏铭又有钱了!又活过来了!
拿老祖宗打赏的钱,办老祖宗的事!
这叫什么?
我不是物资的生产者,我只是物资的搬运工……
苏铭嘴角勾起一抹苦笑。\x\i-a.o?s\h-u?o!h-u!a·n?g¢.^c?o′m,
不过,这或许就是我的宿命吧~
……
大明,应天府。
朱棣眉头紧锁。
郑和?
他此刻应当在南京,负责监造宝船,准备着未来的远航。
怎么可能给苏铭那小子打赏?还是什么西洋金锭?
朱棣的脑子转得飞快,瞬间就想通了。
打赏的,不是现在的郑和。
而是未来那个己经出海的郑和!
嘶——
朱棣暗吸一口凉气。
这天幕,不仅能连通各个朝代,还能连通不同未来。
当真是神乎其技!
感慨完,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了,涌上朱棣心头。
之前听后人说,他为了推行下西洋,不惜把香料折算成官员的俸禄,搞得天怒人怨,他心里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甚至还有点得意,觉得这帮文官就该这么治。
但现在,当他听完苏铭那句“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以及那句叹息般的“最终化作华夏历史上的一次绝响”时,朱棣的心里,第一次产生了一丝动摇。
自己活着的时候,他们不敢怎么样。
可自己死了呢?
老大仁厚,但手段不够强硬。
恐怕压不住那帮,视远航为眼中钉的文官集团。
后世那小子说得对,组建国家的利益,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很多时候并不一致。
自己为了大明的万世基业,可以不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