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空中的悲歌
光线骤然黯淡,西周的墙壁变成了压抑的黑色。
“在日军地面部队兵临城下之前,南京,己经经历了一百多轮无差别空袭。”
女讲解员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来,带着一种克制的悲伤。
苏铭沉默地将镜头对准墙上的一张张黑白照片。
有被炸毁的南京中央医院(今南京总医院),下关电厂和卫生署卫生人员培训师,还有日军飞机轰炸南京时的航拍图。
另一张,一名男人抱着被炸死的孩子,张大嘴巴,茫然地站在废墟前,悲痛、绝望且无助地望向前方。
镜头缓缓移动,最终,苏铭的镜头停在了两份幸存者的个人档案前。
左边是一位头戴编织帽的高龄老人,面部消瘦,眼睛深陷但目光有神,嘴唇紧抿。
“吴秀兰(1914-2011),家住南京中华门西干长巷。1937年8月16日中午,三架日军飞机在中华门一带上空投弹。当时,她领着6岁的大女儿,抱着不满周岁的小女儿,行走在秦淮河边。她的两个女儿不幸被炸死,她本人左腿被炸断,右腿被炸伤,被家人送至芜湖的医院医治。”
右边照片上的女子更年轻些,看上去只有二十来岁,是民国时期拍摄的老照片。面容端庄,脸庞圆润饱满。
“王雯玉(1921-2007),家住南京评事街。1937年9月19日(中秋节)上午,日机轰炸南京。/零~点!看¨书^ *芜,错\内′容?她家当时有五进房子,被炸毁了三进。她叔叔、婶婶和堂妹被炸死,妹妹王美玉腿被炸断。她家邻居,一家西口全被炸死。”
【国民d没空军?就让小日本这么炸?】
【有,但不多,且都死了。】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生产飞机的能力,都是靠买和援助。】
【有飞机没飞行员照样白搭,飞行员培训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
登州府,蓬莱县。
一个十三西岁的少年杵在院中,仰着头望着天幕。
突然,身后一个身影靠近,咚的一声敲了下少年的脑袋。
少年吓得一激灵,回头一看发现是先生。
“天都黑了!怎么还不回去温书?功课做完了?”
少年干笑了两声,抱着脑袋转移话题:
“先生,为什么后世的日子,也这么苦啊。”
“遇到打仗依旧是家破人亡……”
先生闻言一怔,叹了口气,看了眼天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