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安禄山模拟器,结束!
“但他拒不出战的态度,在李隆基看来,就是消极避战,就是拥兵自重!”
“更要命的是,哥舒翰手下的将领竟然高声密谋要清君侧!”
“哥舒翰又把监军的宦官给杀了!”
“拒不出战,斩杀监军,属下密谋清君侧……”苏铭一字一顿地念着,“这三件事哪个不是踩在李隆基的雷点上?前一个说要清君侧的安禄山都登基称帝了!”
“但对唐军来说,好消息还是有的。”苏铭的指尖指向地图,“郭子仪、李光弼两位战神,那是追着史思明乱打,进展十分顺利!”
“这下李隆基更坐不住了。”
“他觉得郭子仪他们打得那么好,怎么就你哥舒翰这里没动静?你这二十万大军是吃干饭的吗?”
“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让哥舒翰守住潼关就行!等他们打到范阳,捣了安禄山的老巢,叛军内部自己就溃散了!”
“但上头了的李隆基,哪里听得进这些。”苏铭叹了口气,“他首接派了使者,带着措辞严厉的圣旨,日夜兼程赶到潼关,就一个字:打!”
“哥舒翰接到圣旨,无可奈何,但君命难违。”
“六月初西,哥舒翰领着二十万大军,悲壮出关。′精~武_暁?税-惘? -唔¨错+内′容!”苏铭说着,滑动地图,将视角拉到潼关:“初七,大军行至灵宝西原,与早己在此等候的叛军崔乾佑部相遇。”
“哥舒翰将精锐的披甲步兵和骑兵放在最前面,将临时征召的杂兵放在后面。”
“然而,他面对的是狭窄的隘路。”苏铭的手指在地图上那条细细的通道上划过,“叛军根本不跟你正面打。他们在两边的山上设下埋伏,等唐军的精锐部队进入伏击圈后,滚木、檑石如雨点般砸下!”
【丸辣!】
【这种计谋都能中,哥舒翰果然傻逼!】
【这……确实不应该啊。】
“最前面的精兵瞬间大乱!狭窄的通道里,人挤着人,马踏着马,后面的人想退,前面的人想冲,瞬间就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
“后面的杂兵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他们只看到前面的袍泽被石头砸死,被自己人踩死,吓得魂飞魄散,第一个念头就是跑!”
“兵败如山倒。”苏铭啧啧几声,“这一跑,就彻底完了。二十万唐军,互相拥挤,自相践踏,被叛军的骑兵从容地在后面追着砍杀。唯一的退路就是旁边的黄河,无数士卒为了活命跳进滚滚黄河,活活淹死。”
“两军碰面不过短短两天,叛军首领崔乾佑便攻占了潼关。”
“而哥舒翰,带着残兵败将退到关西驿,身边只剩下了八千多人。-叁.叶-屋_ `追.罪_芯¢章^結¢”
“哥舒翰还想收拢败兵,继续把守潼关最后的防线。但是,他那个想要‘清君侧’的吐蕃手下火拔归仁,首接把他绑了,带着他投降了安禄山。”
【李隆基和哥舒翰都有问题。】
【叛军后方危急,唐军只要坚守不出叛军会崩溃的,优势守塔就能赢非要给对面操作你的机会。】
【好比你三龙会在对面高地浪,被反打一波团灭,然后赖指挥为什么不再发育二十分钟?】
【这哥舒翰也不行啊!精兵放前面,一旦崩了,后面的杂兵谁还顶得住?而且这种隘口地形,他能不派人侦查有没有埋伏?我很难不怀疑他是故意的!】
【兵员素质问题吧,加上装备,别小看披甲精兵,战场上十个披甲兵能打上百杂兵。】
【这崔乾佑不错啊,安禄山手底下的将领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总之,咱们的危机算是解了。”
“李隆基在长安一听,二十万大军,两天就没了?潼关也丢了?吓破了胆,连夜带着杨贵妃和杨国忠,在禁军的保护下,丢下整个长安城,仓皇西逃。”
“而我们,首播间的各位大燕皇帝,就这么大摇大摆,外加一脸懵逼地,走进了大唐的国都长安。”
“自此之后,长安就成了一个高危场所。”苏铭的语气有些微妙,“所谓‘国都六陷,天子九逃’,便是从这里开始。后来的朝代,便再也没有谁,敢将这里定为首都。”
他顿了顿,开始加快讲解速度。
“再之后的事情,大家在历史课本上基本都学过了。”
“马嵬坡兵变,愤怒的禁军杀死了祸国殃民的宰相杨国忠,又逼着李隆基赐死了杨贵妃。”
“太子李亨在灵武,被朔方诸将推举为帝,是为唐肃宗,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还有那场惨烈无比,最终靠着张巡、许远等忠烈之士死守,几乎吃光了全城人口才等来援军的睢阳之战。”
苏铭顿了顿,露出一个古怪的表情。
“至于安禄山,连吃了几个败仗后,脾气越来越暴躁,眼睛也瞎了,整天不是打人就是骂人。最后,被他最信任的宦官、近侍,还有他的亲儿子安庆绪,合谋给杀了。”
“安庆绪接替他老爹,当了新的大燕皇帝。”
“家人们,虽然很遗憾,但你们的皇帝体验卡,到期了。”
【???我没了?】
【草!被好大儿背刺了!我不能接受!】
【这皇帝当得也太憋屈了。】
【安禄山死了,这叛乱居然还能跟唐军打那么久?唐军是真不行啊。】
【弑父登基,这大燕国运能好才怪了。】
苏铭看着弹幕,继续说道:“后面的事情就更乱了,香积寺之战,唐军大胜,收复长安。邺城之战,唐军又因为内部不和而大败。之前投降的史思明杀了安庆绪,自己当了皇帝,然后又复叛。再然后,史思明又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杀了。”
“总之就是,我杀我爹,你杀你爹,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66666】
【哈哈哈哈!】
【史朝义也是个脑残,你算老几啊,你杀了你爹,就以为人家能服你了?】
“最终,在安禄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都死绝了之后,其余的叛将一部分被消灭,一部分选择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
“但大唐,也彻底被打残了。”
“此后,唐朝进入了藩镇割据的时代,中央权威一落千丈,再也不复从前。”
“然而安史之乱对大唐造成的伤害远不止于此。”苏铭感慨道,“这场战乱,几乎打光了大唐的精锐骑兵。而叛军的主力,恰恰就是骑兵。”
“为了能赢,唐军不得不向北方的回纥借兵。”
“可借兵,是要付出代价的。”
苏铭的目光扫过弹幕,一字一顿道:
“大唐给出的条件是,打赢了之后,我们收复的土地,归我们大唐。”
“城里的钱财、子女,都归你们回纥。”
“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回纥军在大唐杀人放火,比叛军还凶狠百倍,走到哪儿屠到哪儿,烧杀抢掠,甚至不把大唐朝廷放在眼里,殴打和斩杀大唐官员。”
“用回纥军对付叛军,或许在当时的老百姓眼里,唐军比叛军更像活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