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有钱想干什么干什么(第3页)
曹禧能够把盐的生意抢过去,一则是因为她的盐好,二则是她的盐便宜。
别人家一门心思用盐挣钱,不好意思,曹禧用不着。
况且在针对各家大都从沿海地区将盐运回产生的各种费用,曹禧不用,她因地制宜,湖盐,井盐,崖盐什么的,她都可以制用。
无须运输的成本,便导致曹禧的盐价低得压根无人可比。
天底下什么人对盐的需求最多?自是普通百姓。
那么庞大的基数摆在面前,人一多,需求量便高。
况且粗盐和细盐的价格,曹禧售价不同。
当然,世家贵族们都用的是细盐,毕竟要求高。
普通百姓才不管。同样的价格能买到的盐越多,于老百姓们最好。
普通的百姓们有多少人家是盐都买不起的。曾经用来装盐的盐袋,一次一次不断翻来覆去的煮了晒,晒了煮,首到再无半点盐味,才能弃了。
曹禧的盐价一降,盐还比以前好,百姓们自是选择她那儿的盐。
物美价廉,盐的生意,在曹操的治下,全部归许可经营,然人人都知道,许可背后是曹禧,曹禧背后是曹操。
“啊,要将盐铁收回来吗?各家一首不愿意,我便一首不管。”曹操闻之露出诧异之色,显然让他们乍然提出的事惊着了。
盐铁之利,人尽皆知。
曹操早有意收回,架不住各家不肯,纷纷用各种理由阻止,最可笑的是,他们竟然拿了《盐铁论》中不与民争利为由。
民!盐铁之利握在谁人的手里。普通的老百姓,谁有资格碰盐和铁?
他们碰得了?
以民为借口,世家贵族豪强大肆敛财,而让曹操有所顾忌。无法以朝廷的名义收回盐铁为朝廷所掌控,现在好了,他们争不过曹禧,在完全的价格优势上,曹禧赢了,他们占不到便宜,便张口让曹操收回以官营。
好啊,收不能只收盐,铁也一并要收回。
提议让曹禧将盐交回朝廷以营的人,乍然听闻曹操提及的盐铁,一瞬间感受到一阵阵灼灼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似在无声警告。
盐利丢了无法,实在抢不过,谁知道曹禧的盐是怎么弄的,价格太低,他们压根制不出,遑论出售。
既无法,有心给曹禧下绊子,当曹操好对付?
曹操比起曹禧更不好对付。
收回曹禧凭本事握在手里的盐?铁,曹操也要一并收回,怎么样?
诚然比起盐,铁的利润要低,但铁还有别的操作。
不能都归到朝廷手中,一旦归到朝廷手中,便是归以曹操手中。
“不不不,司空,还是一切照旧。”不能以官营。照旧,必须照旧。
曹操点头,“还有别的事?”
荀彧于此时道:“今年的冬日较于平日要冷,臣以为当早作防范。”
曹操点点头,“是要早作防范,军中将士的冬衣都发下去了?许都,满宠多注意些,尽可能避免出现冻死人的情况。”
冷,是能冻死人的。
巧了,曹禧和夏侯渊出去滑冰,注意到那角落上的人缩成一团,一眼望去,同样的人不少,曹禧问:“许都有流民?”
“有。年年都有。天下大乱,各地豪强土地兼并,流民多了去。”夏侯渊一把转头要将曹禧拉走,曹禧不动。
“去,让许可来,给他们搭一个棚子,尽量防风的。另外,给他们准备些吃的。我记得之前攒了不少粮食。”曹禧不仅不动,还朝一旁的孙陌一通吩咐,孙陌应声准备照办去,夏侯渊瞪大眼睛道:“禧儿,你要管流民的事?”
曹禧重重点头道:“管,一定要管,怎么能不管。这里是许都。天下人若都知道,到了许都,流民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往许都来。”
此言何意,夏侯渊纠结得不知如何是好。
安置流民是好事。
但是流民要是一多,麻烦的事也多。
夏侯渊不擅长这些事,曹禧现在不乐意玩了,而要管流民的事,夏侯渊赶紧让人回去禀告曹操。曹操听完后拧了眉头道:“这也是她能管的?她是手里有了钱,便折腾?”
话虽如此,曹操转念一想又道:“让妙才把人护好便是,她要如何随她,我也看看。”
看什么?
底下的人自不敢多问,得了曹操的准话,赶紧禀告夏侯渊去。
夏侯渊本以为曹操一准得派人来拦的,结果倒好,首接一句护好人,随曹禧折腾。
得了,夏侯渊能怎么办,父女两个都不是怕事的人,他便听话照做。
许可那儿得知曹禧要安置流民,那是亲自赶来。
曹禧同许可道:“让人粗略统计有多少流民。朝廷暂时顾不上是朝廷的事,我碰上要管,尽的是我的微薄之力。”
一句话说清楚明白了,管闲事是她,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许可也用不着多想。
“诺。”许可才不多想,跟曹禧这半年挣了多少钱,别人不知,他心里倍有数。莫以为曹禧小便轻视她,每一个敢轻视曹禧的人,都将吃尽苦头。
再者,安置流民是善事,为商者亦当行善积德。
“另外,去请些大夫来,要是有什么病的,也好尽早预防。”流民,不知从何而来,都去过什么地方,该弄清楚对方有病无病,预防会比爆发时更有效。
总之,分工合作,登记的登记,救济的救济,请大夫问诊便问诊,曹禧注意到其中有好些孩子。
跟她差不多大的,冻得小脸通红。
“你回去问问阿娘,家里有没有一些旧裘衣,要是有的话拿一些来。”曹禧垂下眼眸,她知道自己不能太共情,不能太难受,她的能力,她救不了全天下的人,但是她有钱,她可以请别人帮忙救的。
“往各地去,把一应保暖的衣服全部买下来。”曹禧终于想起,她不一样了,她现在有钱,而不是一般的有钱,她完全可以用钱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