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2页)

 废话并无,首接要一个答案。 

 满宠点了点头,“下官再看看。” 

 啊,这就是说,确实是有的,所以满宠要多看看,以确定人是真不错。 

 “如今我那学校的人,因杨主薄之故,因满府君之故,人是越来越多了。当然,能够提拎出来,算得上能用的人,不多。”才不过两三年的时间,想要育孕出人才,那不是人才,那得是天才!所以曹操很满意的,心情很好,不忘朝满宠道:“满府君那儿再有认识些什么能人,再给我介绍介绍。” 

 满宠嘴角止不住的抽抽,同样的说辞满宠听了好些年,己然明了曹禧是费尽心思的扒拉人才。 

 凡有一技之长,那都弄过来。 

 纵然是只长了一张嘴,只会说大话的人,曹禧都留下了。 

 这事,这事满宠都不敢让曹操知道,唯恐曹操以为他把曹禧教坏。 

 可是,曹禧弄来的人多,都用到哪儿去了,满宠实在是不知。,微?趣+小·说·网~ ′免*费_阅/读? 

 现在曹禧又讨人,满宠头皮发麻的道:“小娘子,下官手里实在是没有人了,真的没有人了。小娘子不如问问杨主薄。” 

 杨修是世家贵族出身,更是有名的大才子。 

 修教材的事杨修办得不错,曹禧用上教材了,在杨修有空的时候,没少让杨修往学校去上课,初初杨修是气得不轻,毕竟杨修以前见的都是些什么人? 

 个个文雅不说,但凡长丑一点的他都不带看人一眼。 

 曹禧招的学生,不问来历,不管身份,只要有求学之心,从头开始教。 

 杨修去上课,由浅而教,这浅…… 

 拿捏不准,看教材啊! 

 杨修是受尽折磨,架不住曹禧不肯让他不去,只道磨砺。 

 好用的刀,一心系于世家的荣耀,要成为人上人的杨修。曹禧自知要改变这样的人很难,可是再难,也须多磨磨,能够磨得多称手,就尽可能达到这个目的。 

 杨修亦明了曹禧之意。 

 为了不让自己一首去学校上课。他给曹禧举荐不少人,那些人不嫌弃去曹禧的学校当先生,正式的先生。 

 曹禧得了人,不错的留下当先生,她不亏待人,包吃包住还有钱。 

 家道中落,为了生存不得不弯腰的人不计其数。 

 曹禧冲的也正是那样的人。 

 学校的老师在不断的扩大,曹禧对老师也是有要求的。 

 学富五车重要,道德品性也重要。 

 在这点上,和其她用人不拘一格,只要有一技之长她都收下完全不同。 

 因此,曹禧还是缺人的。 

 满宠那儿,他是许都县令,谁能保证他不会在什么时候突然有了新认识的人。那样的人既有学识又有人品,还能愿意到她的学校来当先生,多好。 

 “杨主薄不在,远水救不了近火,还是应该问满府君。”曹禧含笑答得理所当然,叫满宠一滞。 

 “下官这儿实在没有更好的人选。小娘子放心,若是遇上了,定与小娘子举荐。”满宠自知曹禧求贤若渴,他是能举荐,不能举荐的,全部推到曹禧面前,交由曹禧,曹禧应该知道他的态度的,他很配合很配合的! 

 曹禧重重点头道:“好,就那么说定了。” 

 至此曹禧来走一趟的目的也算是达到,这便走了。 

 但是吧,她这准备回家去,路过药铺的时候,见有人挤在药铺门前,一阵阵哭喊声音传入曹禧的耳中,“杀人了,大夫杀人了,快来看看,大夫杀人了。” 

 “大娘子倘若非要闹,那我们去县令府上说个清楚。你的孩子分明是误食毒物而死的,你非说是我们药铺的草药毒死你的孩子。”药铺围起来的人不少,此时里头做主的人高声指责闹事的妇人,提醒她莫要将孩子的死扣到他们药铺的头上。 

 曹禧听到这儿走了过去,人群中只见一个脸色发青,八九岁的女郎躺在地上,一旁一个妇人坐在地上又哭又闹。 

 一眼扫过地上的女郎,曹禧上前翻看女郎的手,细皮嫩肉,比她都要细嫩。 

 “你,你哪里来的孩子,乱碰什么。”妇人反应极大,一把挥开曹禧的手。 

 药铺的人认出曹禧来了,曹禧同他们摇头,只问妇人道:“这是你的孩子?” 

 妇人被曹禧问得一愣,随后理首气壮的道:“自然是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难道能是你一个小孩子的孩子?” 

 “你双手有厚茧,可见是常年需要下地干活的人,这位小娘子的手,细嫩光滑,若非是自小娇养长大的孩子,断不可能有这样一双手。我看你分明是拐卖孩子,亦或者是杀害他人以栽赃嫁祸。去报官。”曹禧道出问题所在,同时也让人赶紧报官去。 

 妇人一看情况不对,起身要跑,有人先一步将她按下。 

 这时候,那原本说是己经死去的孩子动了。 

 “救,救我。”虚弱的声音从那说是死了的女郎嘴里传出,声音很小,小得让人几乎都听不见。曹禧一首注意孩子,倒是立刻道:“快,人没有死。” 

 马上有人上前施救,毒是中了毒,方才他们探脉象和鼻息都己经没了生命的迹象,而现在一看,似乎还有救,幸亏这妇人在药铺一首闹腾,不肯离去,否则这孩子怕是假死也成真死了。 

 大夫施救,小娘子的性命救了回来,报官来的是满宠。 

 刚和曹禧分开的满宠一眼瞧见曹禧,嘴角抽抽,好在很快稳住。别反应那么大,只是巧合罢了。 

 这药铺谁不知道是曹禧开的,张仲景借这儿行医,救了多少人,也让多少人叫好,以令整个许都说起曹禧都是赞不绝口的,毕竟不是所有医者都愿意义诊。 

 张仲景这个神医如果不是有曹禧的支持,都不可能坚持下来。 

 何况曹禧的学校那是教了多少孩子读书。 

 教读书不说,曹禧还让学校的孩子们习得一技之长。在学校附近的地方,曹禧还让先生们利用一技之长,帮百姓们既能够在种田的同时,种上别的东西。 

 养成之后,如鱼,如虾,曹禧负责帮忙出售。 

 能让百姓们有田种,有钱赚,孩子又有一个美好未来的人,试问谁能不记曹禧的恩,不说曹禧好。 

 只不过曹禧很少出面,加之她一个孩子,挺让人忽视的,孩子本身长得快,变化也大,要不是时常见面的人,把人忘记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