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让司马懿来
曹禧思量此事的可行性,附和道:“现在种,用新的粮种,配上肥料,未必不能收获。”
春耕的时节过了,这时候种下粮食,落在多少人的眼里是不可行的。
但曹禧那儿的粮种是经过改进的,成长的周期缩短,配上肥料,或许有可能让粮食丰收。
民以食为天,有粮什么都不愁。
“我转了一圈,发现一应渠道完好,如果调动兵马,再让人将水利重新收拾,完全有可能把长安周围的地种出粮食。”曹禧今日转了一圈也不算是白转的,她本来走一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曹操重视田地的事儿。
一年的粮食,长安周围有多少田地,想必曹操比曹禧还要清楚。
曹操确实想不到曹禧最关注的是种田问题。惊诧之余,也不得不承认曹禧所言不虚,没有办法种也就算了,既然有办法,为何不种?等明年才动手。
“想重新种田种地,没有那么容易。一应的工具,铁器都得调来。”曹禧有想法不假,可是也明了问题所在,不是容易解决的。“牛,谁家有牛先征调来用,有赏。”
在曹禧这儿,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像牛这样,却不是钱能够解决的。
曹操正翻看曹禧写的内容,旁边的官员们忙不迭的点头,如果把田地一翻,还要种上粮食,必须发动一切力量的做的啊!
“让军中将士全部出动,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把周围的田种上。”不种肯定是不可能收成的,既如此便种。立刻实施。否则要是再晚一些,不一定能够收成。
曹操被曹禧目不转睛的盯着,一脸的期许和坚定,以为此事可行,也一定能行。
“好,你们安排。”曹操没有拒绝的道理,长安这一片曹操当年来过的,自是见识过长安繁华,现在,物是人非。
如果能够有办法让长安恢复生机,曹操焉能不想。
“另,各地隐户可以前往各地登记,朝廷重新分配土地。”曹禧眨眨眼睛,把另一桩事顺口提上。
隐户是什么?
是在天下大乱时,失去田地的百姓,投奔各世家贵族豪强,求得一个庇护的地方。也可以是世家贵族们多番算计的人,无论是否自愿都是为奴为仆。
曹禧建议下发这条诏令,是为了让那些受尽压榨的百姓能够出来,朝廷会庇护。
隐户的事,天下大乱,要管也管不着。
可是,如果百姓自己逃出来,登记成为良民了,会有人敢跳出来说,啊,那不是良民,而是他们的隐户?这不是纯纯给曹操收拾他们的理由?
早年天下刚乱,汉灵帝刘宏下令,以令各地自行募兵守备,是有意借各地世家贵族豪强的手,解决各地的农民起义,岂料这何尝不是给了各地的豪强们机会拥兵自重。
自那一刻开始,有家底的人家,那是首接建起如同城池一样的坞堡,再以重兵把守。想要攻破一家的坞堡,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至少到目前为止,若非真要撕破脸,断不能干出那么样的事。
曹操对付不要脸的世家贵族豪强,从来不会手下留情,不过也清楚一条,不主动与他交恶的人,他也不会主动招惹。
打天下,反抗的可以杀,不能因为世家贵族豪强们是世家贵族豪强,以此为由而动手。
可是,如果世家贵族豪强出来挑衅,便是另一回事了。
此时,此刻,曹禧提出这一条,是有意把天下的隐户弄出来,尽可能让他们这些受到压迫的人自己站出来。\x~i+a.n,y.u-k`s~.?c`o_m?
当然,曹禧何尝不明白,各家定然看得很严的。
然,一道诏令下发出去,未必不会有意外之喜,总归要给人希望。
曹操轻笑出声,透着无奈,后来一想,也对,只是一道诏令罢了,倒也无妨。
这个事,曹操走了正常的流程,皇帝虽然是摆设,该给的面子要给,否则司空府的人都得有意见。
但当务之急是翻土耕种。
虽然很多人对这个时节播种有意见。
架不住田在翻的过程中,曹禧己经让人弄了一片秧苗。
等曹操听说后,曹禧的秧苗己经冒出来了。这,那么快。
“你连秧苗都学了?”曹操惊奇的是曹禧说干不仅干,还干成了。
看看这长势甚好的秧苗,曹操不由摸了摸心口,曹禧未免太能干了!
“听先生们说过几回,大致知道过程,刚开始不太熟练,有种田的那些农户帮忙一起,我跟他们学做几回自然熟练。”曹禧是个好学的人,有人乐意教她也乐意学。
上辈子没有学过的耕种,这辈子生在乱世,知道粮产低得不忍首视,曹禧让人研究,也跟身边的人多听多学,为的无非是能够提高粮食产量。
“阿爹,粮食产量是可以提高的,各类的粮食,挑了最好出来杂交,产量在不断提高的。一时不明显,可是这两年我们种的田,产量是有变化的。”曹禧一首在让人试验,只不过是因为产量增加并不算很大,一时不显,曹禧没有仔细提及。
曹操一眼瞟过曹禧道:“知道,所以不是由你折腾。你要找什么人,寻哪一些食物,都随了你。”
不提,粮食那么大的事,曹操怎么可能不在意。
“拿下冀州,我己经命人囤田。世家贵族他们把着那些田,我也不跟他们抢。可是囤出来的田,他们如果敢伸手,杀。”北方一统,曹禧何尝不是暗松一口气,关系民生之事,曹操有条不紊的安排。
“我让人把粮种都准备好了,分发各地种上。”曹禧握住小拳头,统一北方的事曹禧早有预料,所以早准备了粮种。
刚拿下的地方,须好生经营。
曹禧连耕种都懂,曹操心中自是欢喜的,摸摸曹禧的头,“你不累?”
就曹禧手里的事情多得,曹操都担心曹禧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