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你又是非阿娘不可(第2页)
冀州,邺城。曹操是看重冀州的,更有心将重心转移到冀州去。
“容他一人,以令天下知阿爹的胸襟开阔,不亏。至于人……回许都后我去登门拜访。”曹禧也是来不及管这事儿,因此才会暂时不管,也是拿不准曹操的心思。
现在曹操问她,其中意,无非是让曹禧出手。
对许攸此人,曹操是生出杀心的,也正因为如此,他在讨曹禧的主意。
曹禧要是愿意费这个心,对付许攸,曹操愿意让曹禧去试试。
反之,如果曹禧对付不了一个许攸,曹操会杀了许攸的。
“历来有才有能者,皆有几分傲骨,他对阿爹还是有利的,也是有功。”曹禧都得了赏,曹操对身边的人,一向是不吝啬封赏的。
拿下北方,立功的人,曹操都为他们讨来封赏,如荀攸也得以封侯,食邑远在曹禧之上,那是因为曹操把先前荀攸的功劳全部一并算上了,自然是功在曹禧之上。
曹禧并不认为有何不可。
被封为长安侯对曹禧而言己然是意外之喜,她还不认为自己的功应该封侯了。o?白?¨马u>书??院.? ?免}费;阅]:读{有理由认为曹操是在故意夸大其功。
为这事曹禧还专门问了郭嘉。
郭嘉神情自若的告诉曹禧,她功足以封侯了,倒算不上曹操偏袒。
毕竟,曹禧能够让各地打开了城门,这让他们省了多少事。
君不见荀攸也无意见。
别个人,哪一个也说不出不对的话。
此言不虚。
不战而屈人之兵,历来是最高的境界。
曹禧做到了,本来他们以为,一统北方没有那么容易,袁绍虽死,架不住北边的这些世家贵族,都看不起曹操,不愿意归顺曹操。
负隅顽抗之下,各方联手,那不是好打的。
结果,曹禧出手,好样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会有人以为,这样的做法是谁都能做得到吧。
谋士者,谋。
能够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人,少之又少。
曹禧以乱民心而令世家贵族内部不宁。
外部有曹操的重兵在外,如果不怕内乱起时,曹操攻城,彼时他们没有一个讨得了好,亦或者给了曹操灭他们的理由,他们唯一能做的是投降,打开城门相迎曹操。
当然,曹操这一招,很多人都在打听,到底是谁想出的用盐来挑动人心,以令各方大乱的?了不起,极为了不起!
最后,知道了。
曹禧。
曹禧是谁?
北方的人谁会管曹操宠不宠女儿的事。
比起曹操一个女儿的事,曹操是不是得了一个新谋士,竟然那么擅长攻心,更让他们在意。结果杨修登门,告诉他们是奉曹禧之令行事。
曹禧是曹操的女儿,去岁时才七岁。
自是引起一片倒抽声!
曹操生了一个这么了不起的女儿?
才七岁己经搅动风云。而且是她搅成了!
只是利用盐价而己,引起众怒。
打仗的人都是谁?
领兵的是他们世家贵族的人,可是那些冲在最前面的人,分明是普通的良家子,以及他们各自的部曲。
诚然,这其中的人有多少是忠诚的,又有多少是莫可奈何不得不从军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世家贵族有兵,而且这些兵可以为他们各自所用。
但是,民心乱,军心亦乱。
民亦为军,纵然是世家贵族自己养的部曲,明明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因为世家贵族不让,这不是明摆了要让民和兵们以后都要过苦日子?
如果没有对比,人人都如此,苦便苦吧。
但是,不是的。
并不是的啊!
曹禧派到各地的人,不说那些天花乱坠,不切实际的事,只道曹禧手中的盐,在曹操攻下的城池内,全部是统一的盐价。
须知盐这样的东西,自来都比米贵,而且是贵上几倍,甚至更有甚者十几二十倍之上。
现在呢?曹禧首接把盐价干得比米都要便宜。
这是多么大的利润。
差距太大,怎么能不让人重视。
百姓们本来是不相信,怎么可能会有这么便宜的盐,一定是在说笑。
然,曾子不曾杀人,三人成虎。
假的事传着传着都成了真的,何况但凡只要是去过曹操治下的人,都看到事实。
是真的啊!曹操治下之地,盐是真便宜,他们都能吃得起,也可以吃得起!
既然确定是事实,自不必说,人心大乱。
世家贵族豪强知立身根本,民心若乱,这跟曹操打起来,也是极有可能打不赢的。
与其兵败成为阶下囚,还是首接开城门相迎,在此过程中和曹操讨个价的好。
所以,曹禧之功,是绝对足以封侯的,曹禧用不着因为曹操是她爹而心虚。
“长安的事办完了。走吧,准备准备我们去洛阳,本来是想带你去冀州瞧瞧的,以后我们家将根基立在冀州,怎么样?”曹操对曹禧贴心又是实在能够为他分忧一事,甚喜。
高兴的曹操便决定继续下一站。
一听要把根基立在冀州,曹禧摇头,“长安不好吗?洛阳也可以。不过我更喜欢长安。”
这话自是明了何意,曹操目光幽深,意味深长的道:“为父是汉臣。”
“哦,您当您的汉臣,我又没有拦您。”曹禧不认为两者间有何冲突之处。
曹操可以是汉臣,她又不催曹操赶紧上位,取刘家而代之。
但是,在未来,曹氏必然是要上的。不上,问问底下这些追随曹操,忠于曹操的人答不答应。
处在一定的位置上,是不可能后退的。
曹禧知道来日的曹家是何结果,取而代之是必然的。
当然,曹禧道:“我们家怎么办?”
此话问得曹操嘴角止不住的抽抽。
怎么办,怎么办?
问的是后继之人。
曹操本来盘算的是,让儿子们争,由了他们争,哪个有本事便上。
可是,可是,争赢了怎么了?
摸了良心说,曹操的儿子们里,有一个算一个,争赢了就证明他们可以在将来撑起天下?不会让这天下的局面再次陷入大乱?也可以让手中的人继续为他所用?也能够和世家贵族斗赢?
不不不,不能再想了,再想下去,曹操得开始怀疑,要是哪天他一死,是不是他辛苦建立起曹家的一切都将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