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若小娘子是郎君便好了(第3页)
曹植摇头道:“禧儿上课不定时,儿子也不是终日在学校内。碰上太难了。”
可不吗?曹禧不仅要往学校去讲课,还有军中。
曹植感慨道:“禧儿小小年纪撑起学校,书楼,盐务,还有医馆,军中授课也由她来,实在是忙,父亲莫要将诸事尽托于禧儿之身,小心累着禧儿。”
这是真心疼曹禧,生怕曹禧累着。
“你莫看她手里的事情多,她只捉一个大方向,手底下可用的人不少。以后,只会越来越多。”曹氏和夏侯氏的人,曹禧是能用不能用,调教到差不多尽拎出去,各地的图书馆一个接一个的盖起,盐务也打理得井井有条,可见曹禧相信他们,用他们都用对了。曹操也怕曹禧事儿太多累着了,那不是曹禧不以为然。
“这点,你们都学着点。”曹操叮嘱,曹禧能够挑起事,也能识人用人,如果不是曹禧用人用得不错,早出乱子了。
“是。”曹植应得爽快,曹丕慢了半拍还是道:“诺。”
儿子们性子各不相同,这事曹操早己明了,既说到用人,曹操补充几句道:“用人之道,用其长,赏罚分明,于乱世之中,莫要拘于小节。我此番出征乌桓,许都的事交由荀令君总揽,你们也该跟他多学学。”
说到这里,曹操想起长安了,“长安诸事,禧儿和洛阳的世家贵族打赌在先,若是禧儿有需要你们帮忙的地方,都记得帮。”
曹植还是不曾犹豫的答应下,“是。”
曹丕照样慢半拍的应诺。
“行了,时候不早了,回去吧。”曹操说得差不多了,也无意再继续,打发儿子们各自离去。
卞夫人见儿子们退去,不由望向曹操,“还是让他们争?”
“大争之势,焉能不争?子建,我是真喜欢,他的胸襟气度,连我都自叹不如。”曹操论及此时,更想到曹禧,曹禧何尝不是。她不仅有胸襟气度,又有谋略识人心,治国安天下之策,尽藏于胸壑之间。
如果曹禧是儿子,无人能与她相争,也绝对争不过,
可惜……
“若是小娘子是郎君就好了。”岂料卞夫人一声长叹,道出曹操心中不能道破的想法。
曹操抬眼,卞夫人感慨道:“小娘子不仅有勇有谋,还高瞻远瞩,你不是说她看得比你都要长远吗?”
点点头,曹操道:“志向比我还远大。你知她在长安让人种田时跟人说了什么?她说,她会拼尽全力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吃上饭,让更多的人能够吃饱饭。”
曹禧的志向,不仅仅在一统天下,更在于怎么让天下的百姓能够得利,让更多的人可以吃上饭。
当时曹操也是受到极大的震撼。
以民为本,道理人人都知道,并不代表人人都能做到。
曹禧如今所做的事,不难看出,她是真心以民为本。
曹操未必没有这个心,但有些事也要知道从何下手,一步一步达到目的。
他做不到的事,曹禧在向他证明,这是可以做到,也是可以做好的。
“小娘子真是了不起。”以天下百姓为根本,能够想到让天下百姓吃上饭,让更多的人吃饱饭,卞夫人不由捂住心口。这样的人,若能生于她的治下,甚幸。
“我自叹不如。所以干脆由了她去,让她只管放手去做。”曹操本来就自认不如曹禧,不如她高瞻远瞩,也不如她能够将事情落实到了实处。
反正曹禧无论做什么,最后得利的人是曹操,曹操便放手让她去做。
“长安,因洛阳那些世家贵族不服,倒是给了我一个上佳的理由,让禧儿尝试治理长安城。”曹操嘴角噙笑,显然想到有人以为那是对曹禧的为难,岂料却给了曹操光明正大让曹禧治理长安城的理由。
卞夫人一愣,“不是只让小娘子管田?”
“管田也能管城。我这一去乌桓,不知多少人蠢蠢欲动,我不怕他们动,只怕他们不动。禧儿那儿,只要无人拖她后腿,我也想看看,她能把长安变成什么样子。”曹操颇为期待。曹禧有目标,可是也需要足够的能力,曹操本意是要看看曹禧有没有治国安天下的能力。
长安,会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曹操难掩兴奋的道:“我等着禧儿送我一份惊喜,大惊喜。”
惊喜有,惊吓也是有的。
曹操出征乌桓的事,早己为人所知。
各地的人各司其职。
许攸让曹禧一通操作后,最近安静不少。
司马懿那儿收拾一通世族,曹禧再顺势立规矩,盐,她之前跟人早早达成共识的,盐只能卖在他们各自的区域,不得外售。
有人胆大包天的出售外地,坏了她的计划。
行啊。不守规矩的人,自有人出手解决,甚至,一家子都让曹操收拾了。
接下来曹禧重新选人,这回定好规矩了,甚至盐的数量曹禧也有把控,有本事他们自己制去,只要他们不介意做赔本的买卖,随了他们卖。
因此,曹禧想挑起各地的乱,也终于是挑起了。
益州各地不安宁,曹禧还在其中煽风点火,好让人知道,这刚拿下的北地,盐,都是便宜的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服也没有用的啊。
长安那儿,嗯,曹禧也堆了不少的盐,本意是用盐办点事的,因有些日子没有来长安了,曹禧也想来看看禾苗的长势。
骑马走在路上,没想到听到有人来禀,“小娘子,有敌来袭。”
乍然听到这消息,跟曹禧一道往长安来的周不疑和杨修都一愣。
“来了多少人?谁的人马?”杨修反应极快的追问,以确定来者何人?
“似乎是刘璋的人马,不少,至少五千。”前去打探情况的人如实答来,曹禧的视线瞬间落在后面的盐上,“来抢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