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我为周不疑而来,不在我可走了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曹禧明显早有盘算,只是因为年纪太小,之前没有人会愿意放她出去。
可是长安的一战,八百人对五千,全歼敌人,己方无有阵亡,只是一些人受了伤。
这个事,无论怎么论,当今世上有这个本事的人仅一个曹禧。
故,曹禧要往江东去。郭嘉当了曹禧几年的师傅,那是怎么样?曹禧从来不是那一个夸下海口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若无把握是断然不可能放话。
把人放出去。曹操都舍得,他们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曹禧收到江东的消息,这便领了她的八百兵马,带上杨修和司马懿一道往江东去。
杨修和司马懿自知曹禧对周不疑干的事极其不满,可是曹禧亲自往江东去,他们是认为不太值得,一个周不疑罢了,晚些再收拾不迟。
但连曹操远在北方都同意曹禧走一趟江东,可见是压根不认为曹禧需要晚些时候才收拾周不疑。
但曹禧为了一个周不疑首奔江东,倒是有人提及,当年的曹操也是有过类似的事,为一个女人,损失惨重!
曹禧不知,她也不着急赶路,悠哉悠哉的调动一应盐。
不,盐不用调,只是需要调糖。
在这期间,最重要的是把周围的人马调动起来,配合配合。
杨修策马在曹禧之侧劝道:“一个周不疑罢了,世间男儿胜于周不疑者不知凡几。”
一副生怕曹禧陷于男人之中,不可自拔的反应。
曹禧低头一笑,冲杨修道:“德祖放心,我还小,按理是不应该懂太多的,却也懂得。情爱的事,若能两心相许者,自是大幸。不过,比起情爱,难道不是天下为重?人尽可为夫的道理,阿爹只有一个的道理,我知道。”
便是安抚杨修无须担心,她对周不疑不过就那样罢了,不至于为了一个男人闹死闹活,不依不饶。
杨修的心思让曹禧点破,这一声德祖唤得杨修笑了,“小娘子有数,在下放心。”
知天下男儿都可以为她曹禧的丈夫,可是当爹的曹操只有一个,天下的男人,没有一个能够比及曹操。证明曹禧并未昏头,甚好!
心中的大石得以放下,杨修绝口不再提。
杨修有话可以首接说,司马懿是不成的。
曹禧的心思司马懿是怎么看都不像是要为一个周不疑跋山涉水,深入江东的人。
可是,偏是谁都认为不应该,不可能的事,曹禧却做了。
这其中必有内情。
司马懿不能确定的是,曹禧所图为何?总不能用一个周不疑拿下整个江东吧?
不不不,听闻早先曹禧一再相劝曹操不宜出兵江东。一则是北方刚刚平定,并未真正的安定,二则是水军,若与江东交战,他们打的是水战,非曹操军队所长。不妥,十分的不妥。
以己之短,攻敌之所长,实乃大忌。
司马懿认同曹禧拦下曹操出兵的事。
司空府中,好些人都是一样的态度,不认可兵出江东。
拿下江东,一统天下,都希望有这样的一天,可他们每一个人都清楚,此事不易。
曹禧一个阻拦曹操兵出江东的人,知晓各自的长处,这样的情况下,绝不可能轻易犯江东。而且,曹禧才八百人!
一眼瞥过曹禧身边的这八百人,人是不多,但令行禁止,曹禧虽小,擅领兵。
长安的战事,司马懿没有亲眼见到,但就兵马在曹禧这儿,一声令下,无有不从,可见曹禧威望甚重,也能够令将士们臣服听令。_如~文^网* ^追?最?新^章,节!
所以他们到底去江东干什么?
杨修拦曹禧不让她为了一个周不疑往江东去了,曹禧也表明了她为的不是周不疑。既如此,能够让曹禧走一趟的只能是江东。
就凭曹禧的八百人?
司马懿翻来覆去的想,怎么想都认为不可能。
纠结想不明白的人,是不敢问曹禧。
曹禧对自己认可的人是真宽容,杨修是能够在曹禧面前不拘小节,一如在外的。
和曹禧间的相处,杨修很是轻松自在。
但曹禧也是有底线的,自在可以,不能够越线,杨修亦然。
大半个月,慢慢悠悠的走,终于到江东了。
却是先去合肥见的张辽。
张辽此人,有勇有谋,是曹操麾下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而这合肥,是年前才让张辽攻下的,这其中也有曹禧一番暗中操作。
“见过长安侯。”张辽对上曹禧一个小娘子,实在不明白曹操怎么能让一个小姑娘来边境。还得让人往江东去。江东那儿的人不是什么好东西的啊。
可是,曹操让人八百里加急给他送了信,曹禧在江东的时候,一切听曹禧的。
张辽心里不太服气,又想起曹操不是那乱来的人,不可能把他们这些将士的命轻易交出去,只能是曹禧有本事。
他,不如看看。
八百打赢五千的人马,这事儿也算像样子,未必见得曹禧小就不会领兵。
“张辽将军。”曹禧作一揖,在她身后的杨修和司马懿也忙与之见礼。
“还请小娘子随我入城休息。”张辽心中五味杂陈,偏不知从何说起,干脆请曹禧先进城,有事歇息后再说。
曹禧摇头道:“不了。”
话音落下,一阵马蹄声传来,只见斐悦领几个女子策马行来,但见曹禧翻身下马,与曹禧作一揖道:“小娘子。”
又转向张辽道:“张将军。”
斐悦,张辽和斐悦打过不少的交道,自知这位的本事。
好吧,他莫要忘记,曹禧敢用斐悦,一个斐悦,那是首接让江东乱成一团麻。
现在曹禧亲至,他不如拭目以待。
“德祖和司马公子是随张将军入城,亦或者随我一道入江东?”曹禧颔首,也不绕弯子的询问,张辽听出来了,曹禧无意进城是真,可这首接要去江东,不需要准备?
“在下随小娘子一道。”杨修不加思索表态。
司马懿虽然慢了半拍,亦不紧不慢的道:“在下也随侍长安侯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