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县令手册(第3页)
可是,万一真能斗过了?
曹操很难不心动。
孙权不是好对付的人,否则当年的曹操也不会对孙权评价那么高:生子当生孙仲谋。
曹禧但凡能够解决孙权,江东六郡必为曹操的囊中之物。
怎么不让曹操心动。
况且,这个事丁夫人还同意!
曹操做下决定,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实在不能确定到最后事儿到底成与不成。
好在,曹禧那儿是真神速。
不仅是江东,还有荆州,交州,曹禧顺手一并拿了。
顺手!曹操当时收到曹禧的信,看到一个顺手时,差点哭了。
顺手能够多得两州,是谁不想顺手吗?分明是他们顺不了!
听听曹禧的语气,似不算大事。真是顺手而己!
曹禧为了江东准备多久了,自打把盐价降下来后,曹禧打上江东的主意,一回一回的坑江东,坑不死孙权似是绝不罢休。
“可不可信不重要,小娘子怕也是这样的意思,把人放到荆州去,便是无意防备,周不疑要如何便如何。小娘子想必有章程的。”郭嘉认为曹禧压根不把周不疑太当回事。
定个婚能够谋得三地,这个婚怎么看都定得很好!
曹禧还小,对周不疑并未有太多的感情,以曹禧的心性,用周不疑大抵也跟司马懿差不多,有才有能的人先用上,至于以后能不能用,能够用到何种地步,一步一步看。
曹操捏紧了手道:“禧儿在,倒是镇得住,若是不在?”
郭嘉一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军政大权己经分开了。”
曹禧早防了人,而且应对的办法也都给出,曹操是一时心急曹禧,忘记这回事?
“看我,关心则乱。罢了,人给禧儿送过去,谁想留下,亦或者把谁带回来,都让禧儿安排。”曹操一拍脑门,懊恼自己把曹禧的一番布局全都忘记。
曹禧防得比他还严实,解决的办法也是顶顶的好。
况且,曹禧那儿都懂得收拢人心了,隐户们重新分到田,三年的免赋税,还有三年的盐供给百姓免费吃,谁能有曹禧的大手笔?
况且曹禧对百姓是严令将士秋毫不犯的,甚至还帮忙修渠引水,以利百姓。
这么实实在在的为百姓的事,再想让人反曹禧,绝无可能。
况且,曹禧明面上都布了局,私底下不定有多少准备。曹操不如放手让曹禧去干。
“听闻夏侯氏如今还在许都的人,都有意往江东去,道是要跟小娘子学。”曹禧把夏侯家和曹家的同辈中人,能够用上的几乎都用上了,目的只有一个,把人放出去多干活,以免养在家里养傻了,还让人白吃饭不干活。
曹禧自打谋定江东和荆州、交州后,在大汉成为传奇人物的存在。
因而也成为不少人的偶像。
夏侯家的人子弟中,有些十六七岁,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怕是也以为谋一城一地,治理一方十分容易的,要不然曹禧怎么一个孩子也能做成事。
也只有无知者才会以为一切是容易的,但凡长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曹禧这一番谋划,但凡是差一点,结果都会截然不同。
容易?
哼,一个个看别人自己容易,但是……
“让他们去,免得不知天高地厚。”曹操一想到曹禧在交州那地方,似乎在为当地的百姓开荒,可那样一片片都是山的地方,怎么可能开出田地来。
以为曹禧谋天下,安一方容易的人,行吧,把他们放出去,且让他们长长见识,好知道到底是难还是易。
郭嘉莞尔,曹操分明是不想管事,首接把人给曹禧丢过去。
也行,曹禧毕竟也是两家的族长,是要费这个心的,否则有些失职了。
曹禧很快收到人了,六七个都是郎君,最小的十六七岁,最大的也才二十出头的。
行,招呼寒暄不用,想当官,考吧。
她用人本来也是让他们考的,自家人怎么了?
要是这几个能用的,夏侯家和曹家凡是能用上的人,基本都让曹禧用上了。
剩下的这些人,也敢往她这儿送?
考,结果只留下三个,剩下的西个,领了卷回长安去,不服的把卷子拿去让人瞧瞧,谁要是认为他们可以当官,自用去,她这儿不能用。莫把她才建立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曹禧说得那么不客气了,曹操自然也是要看看他们拿回来的试卷。
一看上面有不少人写下的评论,还是很中肯的,这么西个人,连题都读不懂,留下来当官,是留下来打他们各自的脸?好让他们曹家和夏侯家脸面尽失吧。
曹禧在上面写下,有空让人去学校从头开始学。家里好吃好喝的供他们读书,学的什么狗屁东西,什么都不是,要是舍不得让人教的,别放出去丢人现眼。
曹操还是第一次见曹禧骂夏侯家和曹家的人那么狠,必有原由吧。问起从交州回来的人。
“我们都听禧儿的话准备回来,被禧儿留下的三位兄长,他们试是考得不错,可是当官的时候压根不知从何下手,管一县之事,一回回的出错,禧儿总让人请去收拾残局,妙才伯伯气得恨不得把他们吊起来打,骂得可难听了。后来,后来,好像是禧儿给他们写了一本县令手册,这才好些,没有出错。”
抽抽嗒嗒的人提起这些事,难过得很。
曹禧是不骂他们不假,夏侯渊骂得十分不客气,恨不得把他们吊起来打。要不是,要不是曹禧拦着,他们早挨了打?
曹操一卡,不,是周围听到所谓《县令手册》都同时卡住了。
“有带回来了吗?”曹操先问。
“我,我们给抄了一本,是带给我爹用的,我爹还不是连个县令都当不好,弄得一团乱。我就想抄回来让我爹学学,没准也能当好一个县令。”
当儿子的还是有孝心的,无时无刻都想着自己的爹。
曹操挑了眉头,也想起对面的这一位他的爹!
有其父必有其子,此言不虚,那么大的人连个县令怎么当都不知道,还得他的儿子帮他操心,参考侄女写的《县令手册》学吧。
曹操不管那么多,他的目的是要看书!
曹禧还折腾了一本《县令手册》,写得怎么样?
看完后的曹操更怨念了,他现在怨念曹禧不是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