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无功不赏(第2页)
夏侯渊一滞,稍后道:“你几位阿姐在呢,他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跟你阿姐们说去,轮不到你。”
曹禧无意跟刘协有过多的纠缠,那不是今日正好碰上,不好把人丢下不管。
刘协没有本事是事实,成为傀儡的事他无从选择,也是可怜。
“反正今日你陪了,家里的事多少,你先把家里的事理完再说,他一个退位皇帝怎么样,哼哼哼,谁愿意理他。”夏侯渊的态度表明,总而言之是不希望曹禧跟刘协在一道,刘协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的,没一点男人样儿。
曹禧应下一声。反正碰上了不可能不理。刘协在曹禧这儿,也不是没有用上的机会了。
曹操成了皇帝,论功行赏的事,是当务之急。
追随曹操的人冲的是什么?无非是这些功名利禄。
急于将曹操推上那样一个位置的人,都一样,也是希望能够有从龙之功,从而改变一家子的命运。
曹禧随夏侯渊一道走到正殿,曹丕和曹彰,曹植都在,曹植赞许道:“禧儿当真厉害。”
能让皇帝陛下把传国玉玺交出来,交到他们曹家手里。
曹禧同曹植俏皮的眨了眼睛,似在无声的说,是吧是吧!
不宜说话,曹禧朝众人作一揖,当然第一个不能忘记曹操。u天′\禧?$¥小/`:说u网?# `已±?发¢布3最?新?章£&节d#
上座的曹操冲曹禧招手,曹禧理所当然的走上去,曹操首接的让她坐到身边的位置上,一众臣子眼皮止不住的跳动。
“嗓子好些了吗?”曹操关心询问。
曹禧点点头,曹操伸手抚过曹禧的头,温度正常,嘴角笑意浮现道:“正在商量封赏事宜,你的意思?”
这话昨日分明己经问过曹禧,可是当了那么多人的面问,何意?
曹禧波澜不惊的道:“论功行赏,无功不赏。”
还是同样的话,表明的是曹禧的态度。
曹操但问:“那你认为谁为首功?”
“文以荀先生,次之荀公达,郭先生,武以曹仁叔叔,夏侯惇,张辽将军……”曹禧声音嘶哑,声音虽不小,却是相对公正的道来。荀彧和荀攸在下方是被点名前列的,作一揖道:“不敢不敢。”
郭嘉倒是没有要跟他们争功之意,神情自若的站在一旁,而曹操问:“那你?”
是啊,论文论武,曹禧绝口不提自己。
“功不在我一人。”曹禧做成的事并非她一个人的功劳?分明是万众一心才做到的。
“子闵兄长深入益州内,若无他深入敌境,挑不动刘备孤注一掷,我也不可能将他们一举歼灭。何况汉中,荆州等地出兵,粮草调动,各方人马缺一不可。”曹禧在尤其能够感受到那份不易,要不是各方配合得宜,哪有这场胜利。
曹操开怀大笑,“人在那儿,能不能调动在谁?在你?你能算无遗漏,不惜以身犯险诱敌,无论是江东、荆州、交州亦或者益州,你厥功至伟。”
“正是。”这事儿无人否认,曹禧是有功的,实打实的功。
“上回拿下江东的时候不赏你,赏了下面的人,天下一统,论文论武,无人能出你左右。这一点是众人认可的。北方能够迅速拿下,你在其中调动各方人马,助为父一统北方,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曹操细数曹禧的功劳,郭嘉认可。
不,是下方的人,无论文臣武将都认可点头。
曹禧不吱声了。
这种时候不适合吱声。
她不能说无所图,尤其是生出那样的心思后。
“君不与臣争功。”曹禧良久道出这样的一句。
一瞬间众人都失态的抬头瞪圆眼睛的望向曹禧,君不与臣争功,这话半点问题都没有。
为君拥有的是天下,功对君而言是最不需要争的。
臣子们尽心尽力所求的无非是那些功,从而功成名就。
曹禧通透得,而且她的姿态,是让人无法忽视的。
君!
“说得好,君不与臣争功。你是我的孩子,统一天下为的曹家,为为父而尽心,你图的不是功。不过,你的功还是要记的。”曹操脸上的笑意并未消减,甚至加深。
若说他怀疑曹禧是不是一时兴起动了那样的念头,一句君不与臣争功。饶是当初的曹禧未必动这个心思,实则也是有这份气度在。
也对,曹禧的功劳到底有多大,大到何种地步,她自己是有数的,却不以为然。
天下一统最为重要,结束这个乱世也是更为重要,除此之外剩下诸事都可以放放。
曹禧无所谓曹操封不封她,赏不赏她,她要的立足根本,在这些过程中己然达到。
人心所向,那是曹禧的底气所在。
为人争功,让下方的人明白,曹禧是个可靠的人,这些人自会继续为她所用,她的底气也将与更大。
曹禧无所谓的耸耸肩。
曹操意味深长的道:“无功不赏,怎么?”
论功行赏是曹操的基本操作,他以前不亏待人,现在更不会。
不过这无功不赏?
郭嘉算是知道其中内情的人,考虑的何尝不是,曹禧真不怕得罪人?
“无论何人,无功不赏,字面上的意思。”曹禧不相信曹操不明白,不过是这些话不能从曹操的嘴里说出来。
曹禧幽幽道:“若是天下文臣武将,一心安国定天下得到的还不如生得好,敢问天下人服?诸位服?”
郭嘉莞尔,这是在挖坑呢。
曹禧的心思其实不难猜出,她完全是站在利国的立场。
由此也是要打击世家贵族的气焰。
这天下能够出头的人,多是世家贵族。
以功论之,建朝之初定下这一条,别管谁往后都不能动摇。
“自然不服。”夏侯渊脑子简单,立刻出言附和。
文臣之中,聪明人瞬间意识到,曹禧指不仅仅是眼前,还有以后。
可是以功而赏,此事无可厚非,理所当然的事,怎么也是不能不认不服。
曹禧重重点头道:“这样就成了。”
曹操让曹禧来,要的是曹禧说出这番话,剩下的事由众人一道商量。
“那你是想封王还是封公主?”曹操必须问。
一众人……
是,以曹禧的功劳足够封王,她要是郎君,怎么封他们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