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你看看有多少人等着看戏(第2页)

 曹洪大惊失色的道:“怎么会!我们绝无此心。” 

 “那便绝口不要再提分封事宜。大汉的诸侯王们最后落得何种下场叔叔们如果不知道,我可以一个个的告诉你们。分封制不利于天下安宁,绝不能推行。叔叔们与其思量分了一块地儿,到那儿养老,是长安不好吗?亦或者给你们封了地,你们就不想留在长安?”曹禧凌厉首问,目光灼灼的凝视曹洪。 

 脑子不好使的人,一向是别人的枪。 

 曹洪战场上英勇不假,却是个贪婪的人。 

 因此诸多的不满中,曹洪的声音是最大的。一来便首问曹禧,何尝不是忍不了一点。 

 “那没有。”曹洪赶紧否认。要是迁都长安,谁不想留在长安。 

 “如此,子廉叔叔闹那么大是为什么?要一个封地的虚名?皇帝这个虚名大吧。又如何?比起名声,难道不是实在的东西更让子廉叔叔安心?没有分封,我阿爹会亏待叔叔们?”曹禧再问起,曹洪一时无可反驳。·0.0\小/说.网′ _无!错^内.容. 

 那不能,曹操一向不亏待人,对兄弟们更是如此。 

 曹禧把人堵老实的了,扫过周围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曹禧知道他们各有各的心思,不过,曹禧问:“子廉叔叔将不满道出了。我正好问问子廉叔叔,子廉叔叔着急争功,记得坐在上面的皇帝是你的谁?” 

 不加思索,曹洪立刻道:“我怎么会不知道,那是你爹,也是我大哥。” 

 曹禧赞许点头道:“好。难为子廉叔叔能记得我阿爹是你的兄长。子廉叔叔在论及功赏时,考虑过我的阿爹,你的兄长,纵然登上这个皇帝位,他有的难处吗?再问子廉叔叔,您想过为我阿爹分一分忧吗?” 

 这,这…… 

 曹洪求救的目光自一众兄长那儿划过,可惜,无一人敢接。 

 开的哪门子的玩笑,曹禧何许人也,她出面支持的事,他们过来只为探个底儿。 

 “敢问子廉叔叔在质问我为何反对分封时,想过此对我阿爹是利是弊,对这个天下是利是弊?您不在意。您在意的仅仅是自己的利,所以您上门兴师问罪,以表达您对我们的不满。您是不满于我?或者认为,这个天下的利应该由我们来分,哪怕来日底下的人不服我们,如这些年一样揭竿而起,享受了一场,最后怎么死无所谓?”曹禧依然很平和,可她所说的内容,让一群人不敢接话。 

 曹禧知道一众不说话不代表他们没有意见,也不妨将话说白,“天下现在姓曹,如果没有叔叔们的倾力相助,阿爹得不到这个天下。与叔叔们共江山的话,阿爹从无意反悔。但是,天下今日能是我们曹家的,来日也可以是别人的。 

 “如果叔叔们满心只有一己私欲,只念自己是不是得利,不管我阿爹做下的决定是不是利于天下,是不是利于太平安宁,也能让诸位叔叔安享荣华。早晚有一日,这个天下是会败在我们自己人的手里。这是诸位叔叔愿意随我阿爹拼死打天下,不畏牺牲要来的结果?” 

 曹洪否认道:“当然不是。” 

 “如此,希望叔叔们记住,天下安宁,百姓安居,曹氏的江山才能稳。我更希望叔叔们可以以身作则,莫让阿爹来日因为叔叔们有违国法而不得不处置叔叔们。叔叔们不要忘记你们为何来此,难道不是有人跟你们说,我阿爹得了天下,有意要过河拆桥。比起你们自己来,各家的兄长们各自都在做些什么,得了什么样的赏。你们计较封赏之事,认为没有分封不满时,兄长们认同你们?”曹禧知道这些人背后的人都在干什么,叔叔们毕竟是长辈,曹禧是不好对他们说教太多。 

 可她既是曹氏和夏侯氏的族长,到她手底下出去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经过曹禧调教,只有天下安宁,天下稳定才能让他们曹氏夏侯氏得利的话,曹禧早己经刻入他们的脑子里。 

 不分封的事,他们听说是曹禧提出来的,也是认为很好。 

 没有分封不怕日后秋后算账。 

 “比起我阿爹,叔叔们更相信世家贵族。叔叔们要不要试试看,他们那些人存的是什么心?我们玩个游戏如何?好让叔叔们知道,我们的敌人到底是谁?”曹禧知道,她说再多都不会有人相信,便用事实来证明曹禧说的是真是假。 

 曹洪本来让曹禧教训得头都快抬不起了,一听说竟要看看他们的敌人到底都有谁。 

 天下都一统了,曹操当上皇帝,他们还有敌人? 

 “叔叔从这个门出去,大骂我阿爹无情无义,能骂得有多难听,您只管骂得有多难听,您就会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见不得我们好,又有多少人在等着看我们曹家的好戏。”曹禧声音中透着蛊惑,曹洪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的,可是一眼扫过其他的兄弟,他们都点了点头。 

 曹洪一个出头的人,那都出头了,继续吧。谁让他蹦跶最欢实,也是有最多的不满。 

 整个许都,封赏夏侯氏和曹氏的诏书没有下达的时候,曹洪当街骂起曹操,道曹操当了皇帝过河拆桥,连他们兄弟都容不得了,竟然听曹禧一个孩子的话,不给他们封赏。 

 随之翻起旧账,说起曹操自小到大的事。 

 嗯,虽然其中有做戏的成份,也让曹禧听说不少关于曹操的事。 

 曹操…… 

 这个事曹禧要干之前也是征询过曹操的。 

 天下一统,无法在武力上对付曹操,那些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与其让他们家最坚实可靠的人,在以后成为扎向他们各自的刀,不如早早让两家明白,想要曹家和夏侯家能够传承下去,往后能继续享尽荣华,无论外人说什么,必须要成为曹氏最坚定的拥护者。 

 任何情况下,保全上面皇帝的利益,才能保存他们各自的利益。 

 提出让他们对曹操不满的人,本质上是要利用他们对付曹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曹禧明了不管是功臣也好,世家贵族也罢,每一个地方如果处置不好,都会留下隐患。 

 比起别的功劳,曹氏和夏侯氏这些跟曹操一路打下江山,不知死了多少人才拼出今日局面的人,更是曹操的根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