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禧儿,我们谈个交易(第2页)
曹操半眯起眼睛审视司马懿,这个司马懿,心眼尤其的多,怎么能不让他……
“阿爹不要吓他,他最近挺好的。”曹禧立刻打断曹操落在司马懿身上的视线,好让曹操别这么盯人。
曹操听话的收回目光了。
“杨修,司马懿,周不疑,在你手中都做过事,这三人的长处和短处,你不如一并说说,司马懿和周不疑,接下来是何安排?”话都说到这人了,正好,曹操随口问问。
曹禧啊的一声,这怎么绕到人身上了。曹植的要求可以不顾了?
“父亲。儿子所请,父亲还没有解决。”曹植不介意曹操扯开话题,只要先把他的事落定。
曹操安抚的道:“先听完你妹妹的评价。”
咦,你妹妹!
不知道的怕是以为曹禧和曹植的感情有多好,注意到周围人的视线了吗?他们这会儿是在想什么?
本来之前只是作为司空的曹操,他对待儿子们的态度己经非常引人注意了,曹操登基为帝后,要不是因为忙于迁都,怕是有人要请立太子!
曹禧作为一个有功劳,文治武功都是耀目的存在,她要是支持谁,站在谁那一边,试问对那一个人有没有影响?
年轻一辈的人里,人尽皆知的一个事实,杨修,司马懿,周不疑,是其中数一数二的人才,也将是下一代的顶梁柱。_小^说,C.m.s? ?最!新?章+节\更¢新¢快\
以前是曹植和曹丕各有一个。
现在好了,三个都在曹禧手中。
重点是,这三个人都不得不老实说话,压根不敢不为曹禧所用。
年轻人,多少人认为曹禧或许有手段的,毕竟是曹操亲自教,还有荀彧和郭嘉几个老狐狸教出来的人。拿捏几个年轻人不是事。
如今曹禧坐在尚书令的位置上。迁都事宜是曹禧领六部负责安排的,到目前为止没有出任何差错,这一点不足以说明曹禧的本事?
年轻的人曹禧镇得住,一群老油条,曹禧照样也有治他们的法子。
事交代下去,曹禧要结果,而且绝对不让人拖。
占了茅坑不拉屎的主儿,滚!
把人捋得,曹操那儿是支持的,难道这各家的人能够接受有人在官位上不干事?
理儿,曹禧捏了。
一个个明白曹禧的态度,六部无一人敢再跟曹禧叫板,遇上问题解决问题。谁如果解决不了问题,曹禧先解决他们。
曹操当众问起她身边三个最耀目的下一代的人才,众人一样好奇。
“德祖者,不拘小节,合纵之道,他是个纵横家,见多识广,也算是长袖善舞,这样的人,让他去拉拢人心是最好的人选。但,出身高贵,难免不食人间烟火。”曹禧清楚各自所长。
曹操想听,她还不敢说不成?
杨修在跟前曹禧都敢评价。
“他写了一手好字,也画了一手好画,才思敏捷,非我可比。”曹禧还要补充一些,杨修在曹禧这儿还是不错的,该办的事一向不打折扣。
“若是想要将来能够出将入相,得磨一磨,我倒是有心让他入益州。”曹禧对杨修下一步的准备也是有的。入益州。
益州那样的地方,若是经营好了,将来不是小事。
曹操爽朗而笑,“仅此?”
曹禧挥挥手道:“用人以长,对他寄以厚望,我才有心让他去益州,磨一磨他那眼高于顶的性子,也能容人。”
杨修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的明显。
曹操算是满意,视线落在司马懿身上。
曹禧也同样将视线落在司马懿身上,父女二人的眼神,让司马懿真正的如临大敌。
“司马仲达,是个有心人。虽然出身高贵,却也能弯下腰,为人谦卑而且不与人轻易为恶,也擅长学习。比起德祖,我是更喜欢用他的。可他啊,心思太深,野心太大。不过,君子论迹不论心,他无论有多少野心,在没有显露出来前,好用就继续用。他很厉害的,连代田法都懂。”曹禧评价司马懿时,还能不吝啬夸赞,眼睛亮闪闪,“均输平准的事,我才刚让人安排,他己经知道是何意。这样的一个人,要是不能用,哈……”
所有人都清楚曹禧那一声哈之后的意思!
司马懿……试问谁对这样的曹禧不害怕?
所有司马懿的心思都躲不过曹禧的眼睛,偏曹禧如自己说的那样,要用司马懿,用人还能不疑。
如那交州之地,政事一应交到司马懿的手中,曹禧领了人弄梯田去,开了一个头后,曹禧认为司马懿可以完善后续的事,果断利落的将事情交到司马懿的手中。
此后真没有派人问过一句半句。只是让司马懿敞开的干。
司马懿在曹禧的手里,既是怕也是不由的佩服,这人怎么能这样的呢?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但凡曹禧有一丁点防备他,死也不用他的意思,他都不至于这样的纠结。
曹禧不管司马懿是怎么想的,继续把另一个人道来,“至于元首嘛,有君子之风,容人之量,也有识人之才,来日可为宰辅。”
曹操乐了,端起酒饮了一口,“缺点呢?”
“阿爹认为令君有什么样的缺点,他也有同样的缺点。”曹禧侧头俏皮的答来,曹操……
又把问题丢到他身上了是吧,真真是难对付。
曹操套话不成。
“杨修去益州,他们两个怎么安排?”曹操追问,还有问题曹禧没有答。
曹禧耸耸肩道:“司马仲达己经入御史台了,暂时不需要调动。至于元首,荆州、交州、江东之地,还是要需要他去一趟,过早回长安,不知民之苦,不是件好事。”
打一开始曹禧无意将周不疑弄回来的,却是不知何人,非要把人弄回来了。
曹禧也不问。
曹操一卡。打量曹禧一眼,这,这才把人弄回来就把人放出去?
“这么年轻身居高位,将来是不能服人。要想让人心服口服,须拿出真本事真成绩,交州那儿我己经开了一个好头,虽说斐悦在那儿也能顶一顶,却是远远不够的。我要做的事,斐悦不一定能够配合,须调动各方之力,唯元首可以。”各人的本事有多少,曹禧心中有数的,要是不想失败,必须要用对人。
曹操捉住的重点是:“你在交州有何打算?”
“几事不密则害成,阿爹总问我有何打算,那是能够首接说出来的?等到事成了,阿爹自然会知道的。在此之前,您别问。反正既能改善交州的困境,也可以让国富民强。您只说让不让我去干?”曹禧才不想跟曹操废话,她对交州自有安排,事不成不说,待事成之时,自是昭告天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