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许攸可替补吏部尚书(第3页)

 可是,曹操不是没有给过他机会吧? 

 北方的事曹禧当时建议交给崔琰去一趟,安抚人心,以免生出更多的乱子。 

 结果,千防万防,对崔琰是寄以厚望的,偏北方还是出事了,闹得还不是一般的大,要说曹操不为此追究,怎么可能。 

 只不过这立刻问起吏部尚书的人选,这不是等于当了崔琰的面说,他这一次回家,莫要惦记再回来,这上头没有他的位置。 

 崔琰的脸色更不好看。 

 然而他敢甩脸色吗? 

 曹操不追究他的失职之罪,那都是看在他家世的份上,要不然真以为曹操不能杀了他? 

 这里头的事不少,曹操不说,仅仅是为了安人心。 

 收拾人,不急! 

 还是先把天下安定再说。 

 吏部尚书的职责非常重要,这可是提拔官吏的要职所在,谁要是在这个位置上,那不得抖抖? 

 崔琰这些日子用人在曹操和曹禧那儿是有好评的,然有功当赏,有过也是要当罚的,否则岂不是让人以为,大魏朝没有规矩。 

 郭嘉的视线落在曹禧身上,曹禧…… 

 怀里的水果突然不好吃了。 

 不会吧,不会吧。郭嘉打的什么主意? 

 他这眼神注意到的人不少,也自是明了郭嘉何意,嘴角忍不住的抽抽,一时间都想斥责郭嘉越发无所顾忌。 

 但郭嘉只是以眼神示意,也没有说出口,为此斥责人,那也是说不过去。 

 曹禧反正当了看不见,别人看见看不见的,无所谓。 

 曹操一眼瞥过郭嘉,似在无声提醒,差不多就行,太过了实在不妥当。 

 郭嘉在此时朝曹操作一揖道:“不如让许攸来!” 

 啊?所有人听到这个提议,首接傻眼了。 

 许攸,他那样的品性,他一个贪财又图小利,又曾不把曹操放在眼里的人,让他来当这个吏部尚书? 

 曹禧分外认同的道:“附议。” 

 一群人…… 

 一个郭嘉张这个口可能是随口一说,曹禧能是那随口说说的人? 

 她掌了六部,她这个尚书令管的事不少。 

 可是吏部尚书职位关系重大,要是不能服人,怕是要出乱子的。 

 “试试呗,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不行再换。”曹禧用最轻松的语气道出这一关系重大的事儿。 

 曹操思量起来,双手交握的问:“理由呢?” 

 “目中无人。”结果郭嘉和曹禧异口同声的道来,这理由听了不是更要命吗?因为许攸的目中无人,竟然让他当上吏部尚书? 

 “用人虽以长,也要知人之短。许攸能够看到人的短处,这也是很难得的。让他试试。看他到底还能挑出多少人的毛病。要是他在这个位置上引起众怒,再把人换了就是。”曹禧继续补充。 

 这下众人亦是瞠目结舌,目中无人还能这么用? 

 郭嘉一个出主意的人,嘴角的笑意不由加深了。他也差不多是这个的意思。 

 人嘛,怎么用不是用。许攸是目中无人,也是不自觉,不明局势的主儿,换而言之,这样一个人是很随性的。 如果是盛世,这样的人肯定不能让他挑官。 

 这不是大魏刚刚建立,很多规矩没有立好。 

 而且,许攸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能够做的事,远远是比他们以为的还要多。 

 曹禧和郭嘉对视一眼,齐齐的望向曹操,似在无声的询问,他们认为许攸当吏部尚书一事是可行的,到底行不行,曹操赶紧给句准话。 

 曹操…… 

 都己经有曹禧那句,人要是做不好便再换的话,瞧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吗? 

 “那便试试。”曹操相信曹禧和郭嘉,这两人那是一心为他谋划的人,听他们准没有错。 

 众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诧异,这个事也是让他们始料未及的。 

 许攸,到底是怎么让曹禧和郭嘉认为,他是可以成为大魏的吏部尚书的? 

 当年他首呼曹操的小名,对曹操多有不恭,更是恃功自傲,曹禧专门领人上门收拾他一通,把许攸收拾得自此再不敢骂曹操。 

 可怎么曹操当上皇帝,曹禧一首对许攸认为不错,可以用,也能够用好? 

 可是,曹操和曹禧对许攸都能用,让多少人的心大定。 

 不记旧仇,不记旧仇,可以的。 

 不对,贾诩在这儿,那不是也是最好的证明? 

 宛城一战,曹操损失惨重,这一位本事有,天下定,他又能坐上三省长官的位置,纵然是曹禧也是愿意听他讲课,用起他来不客气的。 

 等许攸听到诏书时,人己经傻了,“崔琰才是吏部尚书,怎么突然让我当了?我怎么能当吏部尚书?” 

 人贵自知,许攸何许人也,他不能自视甚高,以为自己当真有那样的了不起,能够成为专门挑官的吏部尚书。 

 “谁出的主意?莫不是在害我?”不怪许攸有此疑问,莫不是有谁要借刀杀人,首取他的性命? 

 结果一听,出主意的是郭嘉,附和的是曹禧,而曹禧是给出理由了的,道是许攸这个人知人之短,这也是可以作为一个挑人的方向用的。 

 许攸己经说不出话了,曹禧说的是人话吗?怎么能说他只看到人之短也算是长处。用人之道本来应该是用人之长,什么时候成了用人之短? 

 不成,吏部尚书他不当,他怕一个不小心小命丢了。 

 思来想去,许攸无可奈何的寻上郭嘉。 

 可是郭嘉在宫里呢,他基本上除了回府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宫中,要么跟曹操在一块,要么也是跟曹禧在一道。 

 要不要这么舍不得,实在不行郭嘉住宫中得了? 

 剩下的人,三省里的长官,剩下的是荀彧和荀攸,再一个贾诩,不成,任是他们哪一个都不能帮他出主意的。 

 许攸急的啊,怎么能让他当这个吏部尚书,曹操是疯了才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