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基建神器---水泥问世!(第2页)
他毫不犹豫地点击兑换,光屏上的青史值瞬间减少 1000 点,一份泛黄的图纸和详细的配比、煅烧温度说明随即融入他的意识。
他睁开眼,眼中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有了水泥配方,卫星城的建设速度至少能翻三倍!
“原本还打算先招工修河渠,现在看来得调整顺序。”
朱闵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路愈发清晰,“先建水泥厂!调一批青壮流民当工人,找会烧窑的工匠掌炉,让商人从采石场调石灰石、从砖窑场调黏土,最多半个月就能出第一批水泥。·微!趣?小¨税\ ¢罪′新/漳+结?哽~薪,筷·有了水泥,再修河渠、建棚屋,简首水到渠成!”
他抓起纸笔,快速画出水泥厂的简易布局图,原料堆放区要靠近官道,方便运输;煅烧窑区要选在下风口,避免烟尘影响流民;研磨区和成品仓库要挨着,减少搬运损耗。
画完后,他满意地点点头,将图纸收好,等招工的事有眉目,就立刻启动水泥厂建设。
就在朱闵为基建规划忙碌时,应天府东郊的刘家坳,铁柱家正笼罩在绝望的阴影中。
刘家坳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铁柱家的土坯房在村子最东头,低矮破旧,院墙是用泥土和茅草混合垒成的,早己斑驳不堪。
院子里的鸡圈空荡荡的,去年冬天最后一只鸡也被用来给生病的小儿子炖汤了。
土坯房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草药味和霉味。
靠墙的土炕上,铺着一层薄薄的稻草,铁柱的父亲刘老实躺在上面,右腿打着用木板和布条制成的简陋夹板,脸色蜡黄得像纸,嘴唇干裂起皮。
“把那三亩洼地卖了吧。”
刘老实咳嗽着开口,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上个月,他去给村西的地主李大户扛活,因为没及时给管家的马让路,被一鞭子抽倒后,又被马蹄踩断了腿。
谁知道那李大户不仅没给医药费,还以耽误干活为由,克扣了他三个月的工钱。
“爹!您说什么胡话!”
铁柱猛地从板凳上站起来,声音带着几分哽咽。
他今年二十五岁,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身材高大却瘦得只剩皮包骨,粗布短褂上打了好几个补丁。
“地是咱家的根,是祖上传下来的!卖了地,咱以后靠什么活?您的腿总会好的,等好了,咱爷俩一起种地,总能撑过去!”
他家总共有十五亩地,三亩洼地、十二亩坡地,都是薄田,产量不高,每年除去给地主交租,剩下的粮食勉强够一家人糊口。
现在刘老实断了腿,十二亩坡地靠他一个人根本种不过来,更别说那三亩容易积水的洼地了。
“撑?怎么撑?”
刘老实叹了口气,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我这腿至少要养半年,家里的米缸早就空了,昨天你娘去借粮,跑了三家都没借到,现在谁家都难啊!你一个人种十二亩坡地,累不死也得饿死!不如卖了三亩洼地,换点粮食和草药,先把这关过去再说。”
“不行!”
铁柱态度坚决,“就算饿死,地也不能卖!实在不行,我去山上挖野菜、打兔子,总能换点粮食!”
村子的后山上有野菜和野兔,只是山高林密,常有野猪、狼出没,村里很少有人敢去深处。
“那让我去!”
刘老实猛地坐起来,因为动作太急,牵动了伤口,疼得龇牙咧嘴,额头上冒出冷汗,“你要照顾家里,还要种地,我这老骨头反正也没用了,去山上碰碰运气,就算死在山上,也能给你们省点粮食。”“爹!您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