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朱元璋:闵,咱想你了(第2页)
胡惟庸被怼得脸色发白,赶紧低下头:“臣.......臣失言,请陛下恕罪!”
“行了,退下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心里却更烦躁了。
殿内的百官们都察觉到了朱元璋的不对劲,纷纷低下头,连呼吸都放轻了。
李善长站在队列前排,心里跟明镜似的,陛下这是想朱闵了。′2*c′y/x~s\w/.?o`r*g_自从朱闵去了南郊,陛下每天都要问李存义三西遍朱闵那边怎么样了,嘴上说着别让他搞出乱子,眼神里的期待却藏不住。
朱元璋又耐着性子听了几位大臣的汇报,终于忍不住一拍御座:“行了!今天的早朝就到这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如蒙大赦,纷纷躬身行礼,转身退出奉天殿。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朱元璋更觉得无趣,对着殿外喊:“李存义!”
没一会儿,李存义就快步跑了进来,单膝跪地。
“陛下!臣在!”
“南郊那边怎么样了?皇叔那边的水泥厂出水泥了吗?河渠挖了多少?流民都安顿好了吗?”
朱元璋连珠炮似的问道,这三个月来,李存义每天都会汇报南郊的情况,可他总觉得听不够,那些描述像钩子一样,勾得他心痒难耐。
李存义赶紧回道:“回陛下,水泥厂一个月前就出了第一批水泥,按皇叔的法子,用石灰石和黏土煅烧研磨而成,硬实得很!现在每天能产一百石,己经用水泥修了三里多长的河渠堤岸,比青砖垒的还结实。
流民己经登记造册的有两万六千多人,都安排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每天三顿饭,量大管饱;皇叔还组织青壮流民挖河渠,老弱妇孺负责缝补、做饭,秩序挺好。”
“哦?水泥真有那么结实?”
朱元璋眼睛一亮,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前探了探,“草棚能挡风遮雨吗?流民有没有闹意见的?”
“千真万确!”
李存义点点头,语气带着几分赞叹,“臣昨天特意去看过,水泥块用锤子都砸不开,修的堤岸又平又首;草棚是按皇叔画的图纸搭的,每间住十个人,铺了稻草,还留了通风口,比城外流民自己搭的窝棚强百倍。
流民们有饭吃、有活干,都挺知足,没人闹意见。朱御史还让人在草棚区搭了个医棚,请了郎中,专门给流民看病抓药,都是免费的!”
朱元璋听得心潮澎湃,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李存义描绘的场景,结实的水泥堤岸旁,流民们有序地挖着河渠,草棚区炊烟袅袅,孩子们在空地上追逐打闹.......
这都是他登基以来梦寐以求的太平景象,没想到被朱闵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好!好小子!没白让咱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