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定议!(第2页)
朱元璋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心里的急切也慢慢冷却下来。
他仔细琢磨着马皇后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之前胡惟庸等人就总想着找朱闵的麻烦,要是现在公布身份,那些人谁知道会不会趋炎附势?
到时候朝堂上又要掀起风波,反而会影响卫星城的建设和流民的安置。¨完. , ¢榊,颤. ,唔¨错/内.容′
“那依你之见,该什么时候公布才好?” 朱元璋的语气软了下来,带着几分请教的意味。
马皇后微微一笑,眼神里带着几分笃定:“我觉得,等这次流民安置彻底完成之后再公布,是最好的时机。”
“流民安置完成之后?” 朱元璋重复了一遍,等着她继续解释。
“对。”
马皇后点点头,语气条理清晰,“你想啊,现在南郊还有近两万流民等着安置,草棚区要扩建,河渠要修通,卫星城的商铺、作坊也得规划起来。
叔父现在正牵头做这些事,要是他能把这些事都办好,让流民都有房住、有活干、有饭吃,让卫星城初具规模,让水泥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到时候,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会看在眼里,知道他是真有本事,不是靠身份混日子的。”
她看着朱元璋,继续说道:“到那个时候再公布他的身份,认祖归宗,百官不仅不会说闲话,反而会觉得你有眼光,能重用有能力的亲族;百姓也会觉得老朱家重视人才、心系百姓,更拥护你这个皇帝。
这样一来,既给足了叔父颜面,也维护了你的威信,还能让叔父名正言顺地留在朝堂,岂不是一举三得?”
朱元璋听得眼睛越来越亮,心里的疑虑也彻底消散了。他拍了拍桌子,语气里满是赞叹:“妹子,还是你想得周全!
咱之前只想着尽快认祖归宗,却没考虑到这么多门道。要是按你说的,等流民安置完成再公布身份,确实能避免很多麻烦,还能让叔父的名声更响!”
他此时也想起了之前朱闵的担心,心里更是觉得马皇后的建议贴心,这样不仅能打消朱闵的顾虑,还能让他更安心地做事,不用再为身份的事分心。
“而且,”
马皇后又补充道,“现在离流民安置完成也不远了,叔父说了,水泥厂每天能产西十石水泥,河渠修通只要一个月,草棚区扩建也用不了多久,最多三个月,流民就能基本安置妥当。等这些事都办完,正好赶上秋收,到时候再举行认祖归宗的仪式,还能借着秋收的好兆头,让百姓更安心,让朝堂更稳定。”
“三个月...”
朱元璋在心里算了算,眼神里满是期待,“三个月也不算久,咱能等!到时候不仅要让叔父认祖归宗,还要大办一场,让满朝文武都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