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朱闵:踏破铁鞋无觅处(第2页)
内侍没有首接回答,而是上前一步,将手里的信封递给朱闵:“王爷,小的只是奉命来送书信,其他的事,奴婢也不清楚。主子吩咐过,让王爷看完书信就知道了。”
朱闵接过信封,入手轻飘飘的,信封上没有署名,也没有盖印,只有一道简单的火漆封口。.秒*璋¨截¢晓\税?王! ?醉`芯-漳,截~庚/新·哙`
他心里的疑惑更甚,这显然不是老朱的风格,要是朱元璋派来的人,信封上肯定会盖着御印,也会明确说明事由。
“你先下去吧,在院外等候,等本王看完书信再说。” 朱闵对着内侍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内侍躬身行礼后,快步走出正厅,守在院外。
朱闵拆开火漆封口,从信封里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宣纸,展开一看,上面是娟秀的字迹,像是女子所写。
他仔细读了起来,越读眉头皱得越紧,脸上的神色也渐渐变得奇怪起来。
“原来是这事儿啊......” 朱闵放下书信,心里恍然大悟。
书信是马皇后写的,上面详细说明了昨天在御书房,她为刘伯温求情,却被朱元璋怒斥的事,还提到她答应刘伯温五年后准他归乡,如今期限己到,希望朱闵能帮忙劝说朱元璋,既不要冤枉刘伯温,也能兑现承诺,让刘伯温顺利归乡。
朱闵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刘伯温的形象,历史上的刘伯温,足智多谋,辅佐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被誉为一统江山刘伯温,可结局却十分凄惨,晚年被朱元璋猜忌,罢官归乡后还被胡惟庸陷害,最终病逝(一说被毒杀)。
可以说,刘伯温的一生,是大明开国功臣中的有才却不得善终的典型。
“这大侄子,还真是一如既往地猜忌心重。”
朱闵喃喃自语,心里满是感慨。
他心里也清楚,老朱之所以这么对刘伯温,一方面是因为刘伯温是前朝文臣,出身与他不同,让他心生隔阂,另一方面是因为刘伯温这人向来清高,跟老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于是老朱便觉得他不听话,心生不满。
可朱闵也清楚,刘伯温是个难得的人才,不仅有谋略,更有远见,对大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若是现在就被朱元璋猜忌、打压,甚至像历史上那样不得善终,不仅会寒了其他文臣的心,还会让大明失去一个重要的智囊,对将来的朝政发展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