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疑惑的刘伯温(第2页)
他身边跟着同样穿着便服的刘伯温,两人并肩走着,身后只跟着两名穿着布衣的亲军都护府侍卫,尽量不引人注目。
街道两旁热闹非凡,商贩们摆摊叫卖,声音此起彼伏,有卖包子馒头的,有卖布匹绸缎的,还有卖玩具首饰的,百姓们穿梭其中,脸上满是安居乐业的笑容。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着刘伯温说道:“你看,咱这大明建立才西年,应天城就有了这般景象,百姓们能吃饱饭,能安稳过日子,这都是你们这些大臣努力的结果啊。^墈?书`屋¨小^说^王¢ ¨首!发_”
刘伯温连忙躬身行礼:“陛下英明,百姓能有今日的安稳生活,都是陛下的功劳啊,陛下推翻元朝暴政,减免赋税,让百姓有田种、有饭吃,这才是大明能安定发展的根本。”
他语气恭敬,自从朱元璋登基之后,他就越发谨慎,在朱元璋面前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惹来猜忌。
朱元璋笑着摆手:“话不能这么说,光靠皇帝一个人,就算再有本事,也管不好这么大的国家。还得是这些大臣,帮皇帝出谋划策,处理政务,才是大明稳定的关键。
就像你,当初鄱阳湖之战,若不是你建议火攻,咱未必能打赢陈友谅;建国后制定律法,规划都城,你也没少费心。”
刘伯温心里一紧,连忙说道:“陛下过奖了,这些都是臣的本分。臣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事,不敢居功。”
他知道朱元璋的脾气,表面上夸赞,说不定心里还在记着他之前提的不同意见,越是夸赞,越要谨慎。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暗暗叹气,他何尝不知道刘伯温是个难得的人才,可他就是忍不住猜忌,尤其是刘伯温是前朝文臣,还一首在朝堂上当木头人,让他总觉得刘伯温心里看不起他这个泥腿子出身的皇帝。
两人继续往前走,走到一家包子铺前,朱元璋停下脚步,对着侍卫说道:“去买两个包子来,咱尝尝民间的吃食。”
侍卫连忙上前,买了两个热腾腾的肉包子,递到朱元璋手中。
朱元璋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热气腾腾的肉馅在嘴里散开,味道鲜美。他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比御膳房做的还好吃。你也尝尝。”
说着便将另一个包子递给刘伯温。
刘伯温接过包子,小口吃着,心里却越发疑惑,朱元璋今天不仅带他出宫巡查,还跟他说这些家常话,甚至让他一起吃民间的包子,这跟平时的态度截然不同。
他实在想不明白,朱元璋今天到底想干什么。
他不由得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那时候朱元璋还在攻打南京,一次议事结束后,他无意间看到朱元璋在角落里拿着一张小纸条,上面记着大臣们的名字和他们说过的话,甚至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从那以后,他就知道朱元璋心思缜密,且记仇,对谁都留着一手,也因此,他心里对朱元璋多了几分敬畏,甚至有些害怕。
后来大明建立,朱元璋当了皇帝,猜忌心更重,对功臣们要么拉拢,要么打压,让他越发觉得伴君如伴虎。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想着等五年期满,就辞官归乡,远离朝堂的纷争,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