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朱元璋:叔父,咱错了(第2页)
“王爷对苏州的规划,真是细致入微啊。”
刘伯温由衷赞叹,“若是按这个规划来建设,苏州定会成为一处宜居之地,王爷在那里养老,也是那里百姓的福气啊。”
“主要是为了自己而己,不用那么恭维本王。”
朱闵笑着说道,“其实本王这辈子没别的追求,就想找个地方安安稳稳过一辈子,没想到造化弄人,只不过现在应该是又有机会去过日子了。”
“苏州水土好,风景也美,正好适合,而且先生也别想着回青田了,跟本王去苏州吧”
“这规划还只是个草图,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比如水利设施,苏州多水,得好好规划一下水利,免得夏天的时候闹水灾;还有道路,得修得平整点,方便百姓出行,也方便咱将来出门散步。+x,s,a+n?y*e?w?u`._c¢o\m*”
他顿了顿,看着刘伯温,语气带着几分期待:“先生是有大才的人,精通天文地理、工程规划,本王想请先生帮忙完善这个规划图,顺便帮本王想想,苏州的水利设施该怎么建,道路该怎么修,才能既实用又美观,你看行吗?”
刘伯温没想到朱闵会让他帮忙规划苏州,愣了一下,随即躬身应道:“能为王爷效力,是臣的荣幸!臣定当尽力,帮殿下完善苏州规划图,绝不让王爷失望!”
“有先生这话,本王就放心了。”
朱闵笑着递给刘伯温一支炭笔,“来,先生,你要是有什么想法,首接在图上画出来,咱们一起商量。”
刘伯温接过炭笔,看着纸上的规划图,开始认真琢磨起来。他指着其中一处线条,说道:“王爷,您看这里,住宅区离商业区太近,将来商业区热闹,可能会影响住宅区的安静,不如把住宅区往东边挪一点,远离商业区,这样既能保证住宅区的安静,又方便百姓去商业区买卖东西。”
“有道理。” 朱闵点了点头,“就按先生说的,把住宅区往东边挪,还有吗?”
“还有这里的池塘。”
刘伯温指着纸上的池塘,说道,“池塘的位置有点偏,而且面积太小,不如把池塘往中间挪一点,扩大面积,再在池塘周围修一条石子路,方便殿下和百姓散步。另外,池塘的水利也得规划好,得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保证池塘里的水是活水,这样荷花才能长得好,夏天也不容易发臭。”
“先生考虑得真周到。”
朱闵笑着说道,“就按先生说的改。对了,苏州多水,水利设施很重要,先生觉得,该怎么规划水利,才能防止水灾?”
刘伯温放下炭笔,沉思片刻,说道:“苏州的水利,关键在于疏通河道、加固堤坝,臣建议,先对苏州的河道进行勘察,摸清河道的走向和淤塞情况,然后组织百姓疏通河道,把淤塞的泥沙清理干净,让河水能顺畅流动;
再加固河道两岸的堤坝,防止河水泛滥。另外,还可以在河道旁边挖一些沟渠,连接池塘和农田,这样既能在夏天的时候排水防涝,又能在干旱的时候引水灌溉农田,一举两得。”
朱闵听得连连点头,眼神里满是赞赏:“先生说得太对了!这样一来,既能防止水灾,又能灌溉农田,还能保证池塘里的水是活水,真是一举多得!就按先生说的办,等将来本王去了苏州,就先组织百姓疏通河道、加固堤坝,完善水利设施。”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间,天色己经完全黑了下来,石桌上的油灯烧得更旺了,昏黄的灯光映在两人脸上,满是兴奋与期待。
李存义端着两碗热茶走过来,放在石桌上,笑着说道:“王爷,先生,聊了这么久,喝碗热茶暖暖身子吧。外面风大,要是冷,就进屋聊。”
“好,谢谢了。”
朱闵端起热茶,喝了一口,感觉浑身暖和了不少,“不用进屋,在院子里聊挺好,空气新鲜。对了,存义,明天土地丈量的试点工作,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士子们都己经到位,就等明天开始丈量了。”
李存义躬身回答,“刘伯温先生明天也会去现场指导,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