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新年飞花令,百姓的歌(第3页)

 兕子面向观众,大方的微笑着:“那自然是景区百姓们!”

 杜甫接话道:“似乎确实该如此,既如此,有请黎民百姓!”

 一个过渡的主持词,还顺便把下一个节目给拉了出来,观众表示,这种可以,多来点。

 杜甫和兕子下台,上台来的则是上百号景区百姓。

 为了节目效果,他们身着朴素,但都干净的很,黎民百姓也会有新衣穿。

 虽然来景区那么久,在游客面前表演已经习惯了。

 但今天,在这大舞台上,面对这么多人,而且听李导说,还有数以亿计的后世百姓会在屏幕前观看。

 他们还是无可避免的紧张了起来。

 就和在各自朝代的曾经那般,站着如喽啰的记忆涌上心头。

 还是大秦的那对情侣手牵着手站在c位,鼓起了勇气,一起朝着李龟年带领的伴奏团队点了点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从桃夭开始,先秦的上古汉语音唱出味儿最正的诗经国风。

 有人带头,后边就好办了,再有哆嗦的干脆闭上眼等着进自己那一拍。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欢快的笛声之下,桃夭跃然,来自两千年前的男女用纯朴清澈的嗓音唱着这首代表幸福的歌。

 接着,诸如静女,黍离,山有扶苏等诗经经典曲目层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明明都是名句,但台下游客屏幕前观众们却只能欣赏,安静的感受着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声音。

 因为要不是有字幕,上古音是真的听不太懂!

 不过好在,各地的人,从小听的各地方言,多少都带着点上古中古音在,对照字幕,此时的感受更是直叫人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演化千年,一脉相传,听的是千年前百姓的歌,感受的是千年传承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