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死局

 余重之毕竟老道。·x`i¨a?o*s¨h,u.o¢y+e¢.~c-o-m. 

 看到袁斌,他知道自己的希望来了,但他把所有的情绪都隐藏起来,神情镇定的问道:“你们是做什么的?” 

 袁斌收起自己的情绪,上前一步解释道:“我们是纪委成立的特别调查组第六小组。我是组长袁斌。” 

 “从现在起,由我们来接手您的案子...” 

 袁斌不带任何情绪的把工作内容讲给余重之,把一旁的陶娜给看懵了。 

 教育局都传袁斌是余重之的人,如今余重之落难,袁斌过来捞自己的上级,两人就算不相见泪两行,至少也要激动地嘘寒问暖几句。怎么都如此淡定?好像他们并不是很熟的样子。 

 陶娜忽然上前一步:“余局长,您应该还认识我吧?” 

 一句话让袁斌和余重之同时皱眉。 

 这种时候套什么近乎? 

 袁斌抢过话头,说道:“余重之同志,我们虽然是临时成立的调查小组,但请您放心,我们会全力彻查您的案子。” 

 “我们的宗旨,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人,但更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后半句话,袁斌稍微加重了一下语气。 

 余重之听出袁斌的用意,心里格外温暖。\2.c¢y,x~s?w-.?n¨e-t/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觉得自己从政以来,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挖掘了袁斌这么个好苗子。 

 袁斌接着就开始询问余重之贪污的前因后果。 

 重点就是那张国画。 

 国画可以说是官场腐败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因为它的价值飘忽不定。 

 国画不仅包括绘画,也同时包括书法。 

 两者有时分开,画是画,书法是书法。有时又结合在一起,画中带着书法,书法中也点缀着画。 

 近些年,官场又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些官员开始研究国画。 

 这就让原本价格区间跨度很大的国画,更加扑朔迷离,令人难以捉摸。 

 说它值钱,可能十万百万千万,说它不值钱,就一文都不值。 

 这样的国画能卖多少钱,和作者的官位有首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