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以诗题画(第3页)

 再辅以淡墨晕染,清泉蜿蜒,流过嶙峋怪石,勾勒出的水气好似流云成雾。 

 整幅画意境清幽,笔法老练。在他落笔的那一

刻,宣纸上的墨画隐隐有才气异象,只是其后劲不足,未能显化而出。 

 但即便如此,也引得不少懂行之人的点头称赞。“好!谢教习墨笔精湛,意境传神,” 

 “此画倒是有些深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妙韵啊!”台上一位大儒捋着发白的胡须,出言点评了一二。 

 “秦将军,请!”谢云亭在得到大儒的点评后,将目光落在了台上的秦无邪这边。 

 顷刻间的压力再次来到秦无邪这边。 

 诗词或许能靠天赋灵感,但丹青一道,需经年累月的练习,绝非一蹴而就。 

 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位“文武双全”的秦将军,是否真能面面俱到。 

 秦无邪凝视着谢云亭那幅确实不错的画作,面色古井无波。他缓步走到另一张宣纸前,却没有立刻提笔。 

 “丹青妙笔,秦某不及谢教习万一。” 

 他坦然承认,随即话锋一转,“然,词画本相通,皆以意境为上。秦某虽不善执笔作画,却可借诗为画,再描摹一番此景。” 

 他目光再次投向圣言碑,朗声吟诵。 

 题玉泉谢教习《松泉明月图》!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西句一出,全场先是一静,旋即爆发出一阵阵更大的惊叹声。 

 “这这哪里是题画诗?” 

 “这分明就是以诗作画。” 

 没有一笔一墨,却通过“远看”、“近听”的视角转换,以及“有色”与“无声”的对比,还有那“花还在”、“鸟不惊”的永恒静谧感。 

 将一幅空灵悠远、超然物外的山水画卷完美地呈现在所有人脑海之中。 

 其词的意境之深远,甚至隐隐超越了谢云亭那幅实体画作。 

 “嗡!” 

 圣言碑再次发出嗡鸣,比之前更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