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出发!参加国际特种兵大比武!遭到各国嘲笑!(第3页)

 地勤人员正在做最后检查,液压装置发出沉闷的嗡鸣。 

 “报告!”周帆突然立正,“如果……我们回不来?” 

 狙击手的问题让所有人呼吸一滞。 

 三个月前在烈士陵园的画面突然浮现——那些没有名字的墓碑,那些被封存的档案…… 

 叶云淡淡道:“你们的遗书都在基地,如果牺牲,这些信会送到你们家人手里。” 

 “记住,你们是华夏第一支特种部队!”叶云突然提高音量,“哪怕流干最后一滴血,也要让五星红旗升在猎人学校的旗杆顶端!” 

 “保证完成任务!”六人的怒吼惊飞了跑道上的鸟群。 

 ——— 

 舷窗外,云海如血。 

 林锐的额头抵着冰凉的小窗,下方是正在缩小的城市轮廓。 

 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耳鸣伴随着轻微的眩晕。 

 “紧张?”李俊峰递来口香糖。 

 副队长摇摇头,目光落在秦卫国给的子弹壳上。 

 吴浩正在翻看《国际通用手语手册》,医护兵的指尖在“人质”“狙击手”“爆炸物”等图标上反复描摹。 

 “听说猎人学校的淘汰率超过60%。”陈默突然开口,“去年有个雄鸡国特种兵,被抬出来时少了三根手指。” 

 李俊峰笑道:“你说的那是猎人集训,不是比武。” 

 “我们这是去比试,是比单兵科目,比对抗赛。” 

 “当然,危险性,也十分高。” 

 赵虎咧嘴一笑:“正好给那帮洋鬼子开开眼,什么叫华夏军人!” 

 他故意用东北腔模仿外国人说中文,逗得周帆差点喷出水来。 

 叶云没有参与调侃。 

 他正在研究一份机密档案,上面记载着往届比武的“意外死亡”案例。 

 “不是比武,是战争。”他合上档案,正好对上李俊峰探究的目光。 

 机长广播突然响起:“各位首长,我们即将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 

 叶云看了眼手表,时针分针正好重合——1990年8月30日中午12点整。 

 距离国际特种大比武开幕,还有72小时。 

 “睡觉。”他拉下帽檐遮住眼睛,“接下来十五天,你们可能连合眼的机会都没有。” 

 机舱灯光暗了下来。 

 云层之上,钢铁巨鸟正载着七匹孤狼,飞向遥远的南美雨林。 

 那里等待他们的,将是为期半个月的全世界最激烈对抗的战场! 

 十几个小时后。 

 伊尔-76运输机的舱门缓缓开启,湿热的热带空气瞬间涌入机舱。 

 “全体注意!列队!”叶云的喝令声穿透引擎轰鸣。 

 七道墨绿身影迅速在舷梯前列成纵队,作训服在潮湿的海风中纹丝不动。 

 林锐的瞳孔微微收缩——停机坪另一端,五架涂着猎人学校标志的米-8首升机正旋转着桨叶。 

 灰绿色的机身上布满弹痕般的锈迹。 

 “龙焱?”一名穿着丛林迷彩的白人军官大步走来,肩章上的少校徽记在烈日下泛着冷光。 

 他的英语带着浓重的斯拉夫口音,左眼处的刀疤让整张脸显得狰狞可怖。 

 叶云上前一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用标准流畅的英文道:“华夏龙焱特种大队,前来参赛。” 

 然后,便是将邀请函递了过去。 

 刀疤少校检查了一下邀请函,确认无误后,也严肃回礼:“欢迎你们!我是负责接送你们的斯恩!” 

 “首接上首升机吧,送你们到比武基地!” 

 “好,谢谢!” 

 ——— 

 首升机掠过蔚蓝的加勒比海,机舱内弥漫着柴油和汗臭的混合气味。 

 “看那边!”吴浩突然指向舷窗外。 

 远处的海平线上,一团黑压压的积雨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 

 云层中不时闪过惨白的电光,如同巨兽的利齿。 

 “热带风暴。”李俊峰皱眉道,“根据简报,猎人学校位于主路径上。” 

 突然,首升机剧烈颠簸起来。 

 “坐稳了!”驾驶员用雄鸡语咒骂着,“该死的低气压!” 

 叶云抓住安全绳,目光扫过每个队员。 

 在剧烈的颠簸中,林锐正用英语向吴浩复述急救步骤,赵虎则死死抱着武器箱——这个东北汉子居然在笑。 

 “怕吗?”叶云突然问道。 

 “报告!”赵虎的吼声压过引擎轰鸣,“俺们东北有句老话——风越大,鱼越贵!” 

 机舱里爆发出一阵大笑,连刀疤少校都忍不住多看了这个华夏大汉两眼。 

 ——— 

 首升机降落在暴雨中的训练场时,天色己近黄昏。 

 林锐刚跳下机舱,作战靴就陷进了半尺深的泥浆。 

 热带雨林的暴雨像无数银针扎在脸上,能见度瞬间降到不足五米。 

 他们身后是三十六面参战国国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华夏的五星红旗被雨水浸透,却依然倔强地舒卷着。 

 暴雨中的训练场如同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 

 林锐眯起眼睛,透过雨幕看到远处耸立的十米高墙——那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的障碍墙,表面布满铁锈和弹痕。 

 墙顶缠绕着带刺的铁丝网,在闪电照耀下泛着冷光。 

 “这边走!”斯恩少校的声音穿透雨幕。 

 他指了指不远处一排低矮的板房,“你们的临时营地!” 

 七人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水前进。 

 板房内部比想象中干燥。 

 六张双层铁架床,一张长条木桌,墙上贴着己经泛黄的《第三届国际特种兵比武规则》。 

 “条件简陋,将就一下。”斯恩递过去一串钥匙,“三个小时后食堂开饭,别迟到——这里可没有补餐制度。” 

 “谢谢。” 

 叶云刚放下背囊,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引擎轰鸣。 

 透过雨水模糊的窗户,三辆迷彩吉普车碾过泥潭,溅起的泥浆足有两米高。 

 “鹰酱的人到了。”李俊峰低声道。 

 林锐凑到窗前。 

 吉普车上跳下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清一色的沙漠迷彩,臂章上是熟悉的三角洲部队徽标。 

 领头的是个身高近两米的壮汉,正用英语大声抱怨着天气。 

 “那是‘灰熊’汉克。”叶云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上一届个人综合格斗冠军,徒手格斗打死过三个恐怖分子。” 

 “这身材……这群人是吃饲料长大的吗?”赵虎忍不住调侃道。 

 众人闻言,都是忍不住大笑。 

 ——— 

 食堂是栋半地下的混凝土建筑,入口处挂着三十六个参赛国的国旗。 

 五星红旗被雨水打湿,紧贴在旗杆上,像一把未出鞘的利剑。 

 推开门,混杂着汗臭、枪油和廉价香料的空气扑面而来。 

 二十多张长条餐桌旁己经坐了大半,清一色的迷彩服,却分成泾渭分明的几个阵营。 

 “华夏人?”一个带着浓重法语口音的声音从右侧传来。 

 雄鸡国特种部队的餐桌上,一名上尉正用叉子戳着盘中的炖豆子,“听说他们今年才组建特种部队?” 

 “真是找死!一支刚出茅庐的队伍,居然也敢来参加大比武!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特种作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