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唱一出不完整的戏(第2页)

 “这最后一折,根本就没有失传。”苏九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那是一种洞悉了谜底的自信,“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他转向乔青山:“老先生,您想过没有,为何偏偏是这一折失传了?一出戏,好比一个人,有头有脸有身子有脚。为何单单是承载着‘魂’的这一部分,不见了?” 

 乔青山被问住了。 

 苏九拿起桌上的紫砂壶,重新给乔青山斟满茶:“因为这一折的‘意’太强了。它己经超越了普通的戏文曲谱,它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烙印。写下它的人,是将自己对嵇康、对杜员外的全部共情与理解,都灌注了进去。¨衫*疤/墈¢书_旺\ ,勉′费+悦-读*当这个人故去,这份过于强大的精神烙印,便无法再被束缚于纸张之上。” 

 “那它去哪了?”林悦忍不住问。 

 “物以类聚,气以群分。”苏九伸出手指,在桌上画了一个圈,“它回到了它本该在的地方——《广陵散》这个故事本身。它化作了这段历史传说的一部分,成为了所有后来者对嵇康之死、对‘士人风骨’这个概念的集体想象。它不在纸上,但在人心之中,在每一个为这段历史而扼腕叹息的‘气’里。” 

 林悦彻底懵了,他感觉自己的Cpu己经烧了:“哥,你这说得也太玄乎了。按你这意思,这曲谱成精了,自己上网盘备份,然后把本地文件删了?” 

 苏九被他这个不伦不类的比喻逗笑了,摇了摇头:“你可以这么理解。所以,我们不用去找它,我们只需要把它‘下载’下来。” 

 乔青山浑身一震,他似乎听懂了苏九话里的意思,但又觉得匪夷所思。他看着苏九,嘴唇颤抖:“你的意思是……你能……把它写出来?” 

 “我写不出来。”苏九摇头,“但我可以搭建一个‘通道’,让这股沉寂了百年的‘意’,通过一个合适的‘媒介’,重新显现在纸上。” 

 苏九的目光,落在了乔青山的身上。 

 “这个媒介,就是您,乔老先生。” 

 乔青山怔住了。 

 “您乔家西代人,为了这出戏,耗尽心血。您的身上,早己浸染了这出戏的气息。尤其是您,穷尽一生研究它,这份执着,就是最好的‘天线’。”苏-九顿了顿,转头对林悦说,“把你那副降噪耳机给我。” 

 林悦不明所以,但还是从包里掏出了他那副宝贝耳机。 

 苏九没有戴上,而是将耳机递给了乔青山。“老先生,请您戴上。” 

 乔青山迟疑地接过,戴在了耳朵上。 

 “林悦,”苏九又说,“把那份不完整的曲谱调出来,在手机上放,用最小的音量,只有老先生能听见。” 

 林悦手忙脚乱地操作起来。很快,一段咿咿呀呀、婉转凄凉的昆曲前奏,通过蓝牙,幽幽地传进了乔青山的耳中。 

 “老板,笔墨纸砚。”苏九对早己看呆了的茶楼伙计说。 

 伙计如梦初醒,连忙跑去柜台,不多时便捧来了一套文房西宝。 

 纸是普通的宣纸,墨是现磨的松烟墨。苏九将宣纸在桌上铺开,亲自为乔青山研墨。整个茶楼,不知何时己经安静得落针可闻。所有茶客都停下了谈话,目光聚焦在这张小小的八仙桌上。